欣闻一家很有名气的地产公司,要召开业务对接会,邀请一部分当地的文化公司、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参加,一起参与讨论如何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进行一场活动。
跃跃欲试,参加的公司有的;置之不理,不希望参加的公司有的。
后来说:地产企业的工作流程、拖欠款、剽窃他人“创意点”很多,所以,和地产企业不太合作。
好友张默闻写过一本书《策划照我去战斗》,苍劲有力,感受到一种斗牛般的状态,在业内,特别在大学生中,着实有了一批超级粉丝。默闻的那半张脸和叶茂中的那半面头像,是何等相像。但是,现在一个成熟和传统的企业,自身都不清楚自己的“状态”,还想引进一个高阶的点子或者创意,就想“飞黄腾达”,这简直是就是一个“时间的成本”和“世界观”的体验。
在一些场合我们其实认同:好的点子和创意,那是一个时间价值的重复。
通过第三方的渠道和其他介质,反复传播而已。
从“好记星”、“背背佳”、“小罐茶”等这类爆点的策划,往往是几个区隔法则,进行业态梳理和业态创新,从而获得的新业态的购买力,或者说,找到了新的一种需求关系。
其实,我们在没有发现这种需求关系之前,这样的策划,或者说策略,那是见不到的。其价值和商业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也就是说,在神经的末端,认为这个点,能让人感受到“痒”。
“什么一城敬仰”、“兰州古街”……和拯救地球这部电影差不离,文化的需求,更人性和人味的。
数据和流量,已经无不彰显价值和社会性,为了交互和体验,所有的策划和内容的呈现,都是脑电波的反应和温度的触及。
这样生物化的现象,也就是一种事物“通过”情感“发酵”的一种复合菌群。
环境就是培养基,非常重要的成长和衰亡的渠道,所以,策划象细菌,有时候羞于见人。
(作者:刘晓宁 中国广告长城奖获得者;中国广告实战案例终审评委,资深策划师;专注品牌策划、营销策划30年;新媒体品鉴专家,中央文化干部学院文化新业态研修班学员;甘肃云西部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