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8/05/30

甘肃旅游:近者悦 远者来!

今年,全省旅游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预计1-5月,全省接待游客9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和28.5%。重点突出了以下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梳理制定了省委省政府重点任务落实台账及旅游强省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明确了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及工作要求,全力推进落实。积极协调和督促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市州落实旅游强省建设各项重点目标任务,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省国税局等部门制定出台了支持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嘉峪关、酒泉、张掖、白银、庆阳、平凉、陇南等市召开了高规格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余市州正在筹备,全省合力兴旅格局已经形成。

持续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力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制定了全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安排3亿元旅游扶贫资金,分3年在深度贫困地区扶持30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农(牧)家乐5000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8.5万户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个亿,争取中央财政6.4亿,扶持深度贫困地区1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牧)家乐1500户,全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编制印发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建设指引》,提出了引导旅游专业村和农家乐建设发展的方向,规范了乡村旅游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定级的标准。组织开展了乡村旅游周末休闲工程,编制了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及产品,正在陆续宣传推广。在“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县50个村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在陕西袁家村建立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已组织开展4期培训班,今年计划培训旅游扶贫从业人员6500人。

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旅游业实现优质高效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的部署安排,牵头制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走绿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举措,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全力抓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设施整治工作,目前祁连山保护区25个旅游项目已完成整改和差别化处置,其中槐溪小镇等4个差别化处置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规范化经营。

着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全方位、高频度宣传推广“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形象,通过中央电视台、重庆卫视、广东卫视、陕西卫视、甘肃卫视及机场、高铁车站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与中石油甘肃分公司、兰州银行、读者集团及兰州肯德基有限公司等大型集团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甘肃旅游品牌推广战略联盟,策划开展面向大众、贴进市场、服务游客的一系列宣传营销活动。与肯德基合作,在全省各地打造了15个甘肃旅游主题肯德基餐厅。与13家网络媒体合作,运用抖音大赛、NBA直播等形式开展宣传营销活动。积极融入2018“全域旅游年”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先后组团赴德国、奥地利及港澳台等境外重要客源市场,以及西安、深圳、苏州等重点客源城市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组织了港澳旅行商陇原行活动,全面提升了我省旅游品牌形象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纽约时报》发布的“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中甘肃位列第17位,为中国唯一入选的省份。今年1-4月,我省入境接待人数和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接待入境旅游者同比增长76%,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99%,入境旅游市场高位运行,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兰州中川机场将相继新开通兰州至大同、陇南、巴彦淖尔、襄樊、万州、常德、衡阳、邵阳、阿勒泰、石河子、吐鲁番、伊宁等12座城市的航线航班,相比去年夏秋,新开航线49条,新增通航点12个。铁路部门推出“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提前开行“相约敦煌”旅游列车。根据客流情况,适时推出了日常、周末和高峰“旅游版”列车运行图,创新“火车+共享汽车、铁路+汽车租赁”业务模式,让旅客出行变得更便捷,满足广大旅客对陇原美好旅行生活的全新体验。

加快推进“一部手机游甘肃”落地实施

目前,已建成“一部手机游甘肃”公共服务门户。游客通过落地短信可进入门户界面,主要包括省情概览、旅游概况、城市名片、“引客入甘”、旅游线路、A级景区、乡村旅游、旅游厕所、重大节会及自驾游、房车、露营地等手机服务信息。建成46家4A级以上景区智能导览系统,包括景区概览、手绘地图、信息查询、周边搜索、厕所查询、信息推荐和景点语音讲解,涵盖内部景点1056个、图片6100余张、景区游览线路54条。实现了57个景区门票网上订购,其中4A级以上景区20家。建成44家酒店及家庭旅馆在线预订平台,包括酒店及家庭旅馆的星级、房型、价格,周边景点、餐饮、购物、娱乐推荐,智慧酒店系统3家,酒店基础数据收集58家。建成旅行社在线推广平台,实现了72家旅行社线路预定和7751名注册导游在线预约服务。在张掖市、嘉峪关市集中开展一部手机游试点。以上已经完成的项目,今天起将全部上线试运行。

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安全管理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利剑行动”,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召开全省旅游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开展了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压实了旅游一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第八届敦煌行国际旅游节及旅游旺季市场安全有序。倡导文明旅游,举办了5·19文明旅游宣传系列活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好旺季旅游各项准备工作。(来源:甘肃省旅发委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31

2025/03
AI甘肃丨口碑反噬:她不是速效...
网红救景区?一场流量狂欢下的文旅泡沫与价值迷失!甘肃某景区邀请三流演员穿着夸张服饰,在镜头前“学习”当地民俗舞蹈,口号式...
view more

23

2025/01
爆品丨护肝,就是爱自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护肝解酒产品也应运而生,在解酒类产品市场上,比较安全和健康的就是含食...
view more

15

2025/01
观点丨薛蕾:县域发展竞争中不断...
2024年,是红古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view more

13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如何红起来?...
编者按:探讨红古区如何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分析文旅融合的关键要素和成功案例。红古区在文旅融合的过...
view more

13

2025/01
悦红古丨中华第一龙回归记...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兰州周边地区相继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和遗迹,人们对恐龙的关注和热爱也日益高涨。马门溪龙的归来,不仅是对海...
view more

09

2025/01
悦红古丨享堂峡:人文与文旅价值...
编者按: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享堂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未来,红古区将继续深入挖掘享堂峡的人文故事和自然景观...
view more

08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川:兰西黄金驿站的...
编者按:我们一起分析红古区如何从传统的农业区转型为旅游热点地区,探讨“兰西黄金驿站”旅游定位的提出背景、实施策略及成效。...
view more

08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冬季旅游:淡季不淡...
编者按:结合甘肃文旅“淡季不淡,冬季不冷”的号召,介绍红古区冬季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如温泉、室内参观、手工艺制作项目等,...
view more

06

2025/01
悦红古丨窑街玉雕:匠心独运的玉...
编者按:讲述红古玉雕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及市场价值,展示玉雕作品,探讨玉雕产业与文旅融合的路径。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玉雕...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