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1/09

悦红古丨享堂峡:人文与文旅价值交相辉映

编者按: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享堂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未来,红古区将继续深入挖掘享堂峡的人文故事和自然景观资源,打造更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和神奇。

兰州市红古区的享堂峡,以其悠久的历史、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故事,成为了当地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享堂峡位于红古区与青海民和县的交界处,大通河(浩门水)穿峡而过,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浩门雪浪”美景。

享堂峡的得名源于公元903年唐晋王李克用之死,其子李存勖将父亲葬于此地,并建造了祭祀墓地,有“享受天堂福乐”之借喻,从而得名“享堂”。千百年来,享堂峡的交通极为艰难,峡内仅有一条可供单人行走的羊肠便道,过往行人必须边走边吼,以让对面来客及早退避。若遇雨雪等恶劣天气,行人只能从骟马湾山道远远绕行。

然而,正是这样的艰难险阻,赋予了享堂峡独特的人文色彩。据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海石湾牧羊姑娘相莲花在此坐化成仙(相家娘娘)的凄婉传说,给古老俊秀的享堂峡披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此外,在近代史上,享堂峡也是甘肃进出青海的咽喉要道。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曾率国民政府考察团穿行享堂峡,对这里的艰险印象深刻,并在其著作《伟大的西北》中详细描述了途经享堂峡时的可怕情景。

1941年秋,张大千自甘肃武威沿永登、窑街赴青海西宁,途径享堂峡。18年后,先生在异域八德园内忆及祖国山水之胜,回忆起自己赴敦煌之行的苦辛和大西北的雄伟风光,又作《连城享堂峡》一图,并题:“‘十年前自凉州至西宁,道经连城享堂峡,凿山通道,峭阻盘迂,险巘过於秦蜀栈阁,偶与儿辈说之,因写。大千居士。”以示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动员浩大的人力物力多次拓宽享堂峡道路,使得这条曾经的“危途”变成了坦途。2016年,更是建成了穿行享堂峡大山、连接红古海石湾窑街的海窑隧道,进一步提升了交通便捷性。

如今,享堂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堂峡不仅自然景观壮丽,人文故事丰富,其文旅价值也日益凸显。近年来,红古区依托享堂峡等自然景观和“河湟人家”系列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农庄遍地开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此外,享堂峡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红古区境内古生物化石和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众多、分布广泛、保存完好,是研究地质古生物学的宝贵资源。同时,红古黑陶和红古玉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为享堂峡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作者:阅川)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31

2025/03
AI甘肃丨口碑反噬:她不是速效...
网红救景区?一场流量狂欢下的文旅泡沫与价值迷失!甘肃某景区邀请三流演员穿着夸张服饰,在镜头前“学习”当地民俗舞蹈,口号式...
view more

23

2025/01
爆品丨护肝,就是爱自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护肝解酒产品也应运而生,在解酒类产品市场上,比较安全和健康的就是含食...
view more

15

2025/01
观点丨薛蕾:县域发展竞争中不断...
2024年,是红古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view more

13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如何红起来?...
编者按:探讨红古区如何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分析文旅融合的关键要素和成功案例。红古区在文旅融合的过...
view more

13

2025/01
悦红古丨中华第一龙回归记...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兰州周边地区相继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和遗迹,人们对恐龙的关注和热爱也日益高涨。马门溪龙的归来,不仅是对海...
view more

08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川:兰西黄金驿站的...
编者按:我们一起分析红古区如何从传统的农业区转型为旅游热点地区,探讨“兰西黄金驿站”旅游定位的提出背景、实施策略及成效。...
view more

08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冬季旅游:淡季不淡...
编者按:结合甘肃文旅“淡季不淡,冬季不冷”的号召,介绍红古区冬季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如温泉、室内参观、手工艺制作项目等,...
view more

06

2025/01
悦红古丨窑街玉雕:匠心独运的玉...
编者按:讲述红古玉雕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及市场价值,展示玉雕作品,探讨玉雕产业与文旅融合的路径。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玉雕...
view more

05

2025/01
悦红古丨彩陶与黑陶:双璧生辉的...
编者按:介绍河湟彩陶和红古黑陶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探讨如何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让这些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在广袤的...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