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电视台做过主持人的女士,向社会推荐:拥有一顶雷锋帽,让你进水脑子不结冰。
这个社会在信息时代的网红,其实就是娱乐圈的边角料,由于疫情和新消费模式的出现,加速了网红现象的出现。一些网红的产品化,符合和满足了一种文化的传播需求,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一些文旅单位不从业态开发上做功夫,而是依靠所谓的网红,来带动人气。一些类似人妖和恶搞的“辣眼”产品,出现在人们的视觉里。
也有一些利用公共资源的公务员,成天关心着手机,“露脸”、“凭颜值”,刷着抖音和快手,表演和放大自己的爱好,把自己修炼成为粉丝和大咖,而忽视了一个“修养”。那么,当自己变成网红以后,在交互平台获得有形和无形的资本收益,这些所谓的好处是一种私利,也是以权谋私的现象。
社会是很有包容性的,只要不太叛经离道,在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层面下,是可以容许一部分人性的嚣张。但是,如果一昧背离社会价值观,则要受到这个社会的唾弃。比如一些低俗的艺人,利用网络营造以自我为中心的所谓的网络生态,加之媒体的跟风和粉丝的盲从,当一些丑类展示在人们面前时,人设崩塌。
今天你人气飙升,明天就有人爆料,后背故事。各种撕裂,各种变态层出不穷,良莠不齐。
一些无知的几乎和这个社会没有多大认知的“小孩”,象马踏飞燕一样,成为文旅的代言人,尤甚者作为行业的主要媒体,居然一昧热捧,使之一些景区和文旅单位,不从综合建设入手,把心思放在“网红”和“蹭热度”上,文创和升维更是无从谈起。
为娃哈哈代言三十多年的王力宏,被二代掌门人解除合同,让人们明白一件事情,人们消费的不是“颜值”,而是“解渴”。一些主管部门,也跟风娱乐化,盲目选拔所谓代言人,其义务服务时间有限,仅仅出现在影视和海报上,并没有给一些地方带来所谓收益。最让社会不解的是:一些单位签订众多战略协议,从省级部门、金融单位、地市政府、省外协会……
制造话题,更是毫无底线,今天看别人赞助慰问,则推波助澜,修建“培训中心”“某某讲堂”“干部学院”……一些楼堂馆所,便不知不觉,屹立在风景秀丽的景区了,保护生态又是一句“空话”。
网红思想,贻害无穷。粉丝人气,皆为序章。
还是信奉一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编辑: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