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凭借其创新的文旅服务举措和人性化应急管理,成功打造了“贴心宠客”的旅游品牌,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热点。以下是武都文旅服务亮点及其成效的详细分析:
由于游客量激增,武都城区379家酒店、民宿的1.9万张床位全部爆满。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学校宿舍、养老机构等场所改造为临时安置点,提供免费住宿及生活物资,成功安置1500余名滞留游客。例如,重庆游客沈唐勇一家和成都游客张子涵夫妇均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顺利入住临时安置点,并感受到“被褥晒过阳光的温暖”和“深夜坚守岗位的感动”。
安置点不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通过志愿者服务、暖心留言“如黑板上的“也谢谢武都””等细节,将应急措施转化为充满人情味的旅行记忆,被游客称为“教科书级”的温情应对。
投资17.4亿元的“万象街”于4月25日开街,成为集非遗展演、美食体验、潮流娱乐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此外,万象洞景区凭借“华夏第一洞”的独特溶洞景观,单日接待游客达4.1万人次,创收207.35万元。
武都结合非遗文化、自然风光和乡村资源,推出民俗体验,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武都以万象洞为核心,串联姚寨沟、千坝草原等景点,形成“溶洞—草原—民俗”一体化线路,推动“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型。例如,姚寨沟通过“一个街区、五大组团”规划,打造集避暑、康养、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景区。
近年来,武都投资3.73亿元实施269项文旅交通工程,构建“快进慢游”网络,并加快兰渝铁路、武九高速等建设,强化与九寨沟、麦积山等周边景区的联动,成为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2024年武都全年接待游客806.39万人次,旅游收入53.11亿元,同比增长均超50%。2025年“五一”首日接待游客12.23万人次,综合收入9111.35万元,重点景区如五马-裕河游客量创历史新高。
武都通过“陇上江南 魅力武都”品牌推广,结合《白马盛典》实景演艺等非遗创新项目,深化游客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提升至6.6%,显示文旅融合对本地消费的拉动效应。
武都的“宠客”模式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在于以游客需求为核心的柔性服务。从应急安置的温情到文旅融合的创新,武都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成为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未来,随着更多项目(如青龙山度假区、悬泉置交旅综合体)的落地,武都的“诗与远方”将持续吸引更多游客。(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