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近日走访京城首家无人超市发现,抽测的10种商品全部比永辉大卖场要贵,即便和人工成本高昂的便利店相比,部分商品在价格上也没有优势。
但是很多业内人士对于无人超市仍然是一味吹捧,并认为这是所谓的“科技进步”,认为市场应该予以“包容”。
看来,这种所谓“新鲜事物”纯粹欺人之谈!不妨把无人超市想象成一款超大自动售货机而已。
当然,首先应当承认的是,无人超市搭配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电子支付手段和传感技术,其配货、物流也都应用了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这样看上去似乎确实非常先进。
但是归根结底,人们去超市是为了购买日用消费品的,不是专程给所谓科技捧场玩的。同样,一个超市,如果产品价格不便宜,即便是无人值守,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有趣的是,经营方给出的解释是“无人超市里的商品定价上并不会因为无人而降低,而是会根据用户画像来制定商品的价格体系”。
经营方认为无人便利店的实质优惠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便利店消费更便捷了,通过数据采集和归类分析,对客群需要的商品更精准地进行投放,无人值守便利店还可以通过一个纯自在的环境让人们在购物时可以自由选择中意的产品而不受打扰,这些服务的升级才是新事物存在的价值。
然而这个所谓价值,跟实质上的价格差异相比,哪个更能够引导消费者呢?这恐怕从超市打折时排队的人群那里就可以获得答案。在经营方看来,或许比较价格是他们所认为的“简单粗暴”,但货比三家却是广大消费者的正常消费逻辑。
同时应当看到的是,超市日用品的销售本来就是一种“薄利多销”的模式,指望在超市里打造所谓的“精品消费”恐怕有点难,而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忠诚度并不高,很少有人只用某款牙膏,只吃某个牌子的方便面,只喝某款碳酸饮料,指望靠所谓的“精准投放”来赢得客户,效果也在两说之间。
更关键的是,究竟建设无人超市的目的是什么?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宜的产品和方便的购物体验?还是以所谓“高科技”为噱头来利用消费者新鲜感混迹一时?这或许是经营无人超市的商家应该想想的。
或许,这时候先别盯着那些高科技技术和所谓的新型理念,不妨把无人超市就当成一个大型的售货机去想想,这样可能更容易从那种狂热和自鸣得意中清醒过来,从而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个层面赢得足够的分数吧。(文/北京时间评论员 梁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