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1/02/20

红色文化理论 历史 现实逻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壮大于改革开放时期,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入领会落实这一重要精神,需要我们从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这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

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文化内核,源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也是经过伟大实践反复检验和证明的,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精神动力。其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红色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谋利益、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实践成果和精神动力,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红色文化的历史逻辑。其一,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发展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以人为本思想,它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最突出的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它不仅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红色文化是对优秀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2005年,《光明日报》刊发《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这一概念,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源头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而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红色文化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的现实逻辑。首先,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梦的历史,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是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等最好的营养剂。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取向和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乐观向上、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依靠群众、为民服务等行为方式,承载着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加强红色历史教育,继承红色基因,把党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和革命精神内核与新的时代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最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新征程上,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民族、人民、军队团结一心、干事创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由此,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作者:孙莹炜 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相关互动专题查看更多>>

21

2025/03
观点丨DeepSeek被数据「反噬」...
你是不是觉得deepseek越来越靠谱了。也不像刚开始人们在使用中,那股神奇的力量。平常不会写文章的小白,都很骄傲地说,你们这些年的书,是白读,不是百度。一天吃酒席,遇到一个以前的包工头,就连合同都不会签,居...
view more

16

2025/03
让文旅项目变驾校的荒诞剧谢幕...
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与“跑项争资”之间的选择困境,本质上是地方治理中短期政绩冲动与长期发展需求的矛盾。这一矛盾背后折射出官员晋升机制、资源分配逻辑和县域发展生态的结构性缺陷。以下从问题本质、制度症结...
view more

16

2025/03
县域经济中一把手的选择题...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选择:到底是应该向外招商引资,还是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源。县域领导在任期内急于推动项目,但项目可能无法完成,导致提拔受阻,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用户认为应该严格要求项目成功才能调整...
view more

27

2024/11
县域丨十篇文章话「海东文旅」...
青海海东,史称“三河间”,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在这里交汇,这里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承载区。河湟文化是在古羌戎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以中原汉儒文化为主脉,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化、西域文化形成的包容并举...
view more

27

2024/11
县域丨红运乐游 古韵路书...
红古区作为河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为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下是结合河湟文化,红古区可以如何打造旅游体验的十篇文章概览:第一篇文章「自然奇观体验」:依托红...
view more

27

2024/11
县域丨陇南文旅要做好「十篇文章...
陇南文旅(即文化和旅游)要做好的“十篇文章”,可以围绕该地区的文化特色、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以下是对这“十篇文章”的具体构想:第一篇文章「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view more

31

2024/10
范文:竞争岗位的胜败观...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有人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实践是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梁。衷心感谢厅机关和中心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将理想付诸于实践的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对我的...
view more

26

2021/10
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媒体达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提升领导干部媒体素养问题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这里使用了6个动词...
view more

27

2021/09
文创产品如何吸睛...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走进深圳文博会河南馆,只见雍容华贵的牡丹变身为牡丹花茶、牡丹画以及牡丹瓷项链、耳饰、戒指等多样角色,吸引络绎不绝的观众慷慨解囊。“一边泡茶一边欣赏它的慢慢绽放,这种感觉...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