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7/10/23

「兰州睡佛」的生态意义

对于这座山的膜拜,是1972年来到兰州,相隔6年以后,其身影基本徘徊于此。喜欢端详这座矗立着白塔的土山,因为这座是很有历史和背景的。

宋末元初,这座土山包括黄河岸边一带为西夏占据。相传,成吉思汗为完成统一大业,曾致书吐蕃乌斯藏地区的萨迦派法王,希望通过会议,和平统一藏区。萨迦派法王遂派一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行至兰州时不幸病逝。元朝在1226年冬灭西夏国后,将兰州纳入其版图。为纪念这位死去的喇嘛,在这座土山的山巅建佛塔一座垩饰如雪,并修有寺院,白塔山由此得名,并成为宗教胜地。可惜原塔至元末时塌毁;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甘肃巡抚倬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为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园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

白塔在“佛心”中,这是否巧合?

对于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符合规律的趋势,我们则认为的正确的,因为这符合大多数人的福祉。从看待事物的角度上,并不能代表,谁对谁错,我们说,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能够感念一种具象的启示,只能说明慧根与天地的融合。

但是对于个体的人和世间的物之间,也是由联系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样的感受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佛教这样论述的原意是说宇宙万有皆是真如佛性(心、真心)的显现,人人生来具有与佛相同的本性,从根本上看,天与地、物与我是同体的,佛与众生也是相即不二的,觉悟解脱要在体悟自性上下功夫,所谓“识心性,自成佛道”(《六祖坛经》语)。

我们在多次的场合空间,从大河的呜咽中,感悟到面前的具象,或者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这是就是一种开示: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兰州碑林又恰巧在“佛心”之中。

对于福佑金城的睡佛出现在世人的目光中,这亦是一种生态的文明的昭示,彰显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所谓“天人之分”、“天人之际”)是密不可分的,在考虑人事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时总是将宇宙万物(天)与人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做出决断。不仅儒家、道家的著作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中国佛教学者也依据佛学的教义、理念来阐释和发挥这种思想。大乘般若中观思想、以真如法性为本体本原的法界缘起思想、以佛性为觉悟基因的心性论等,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以新的内涵,推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也必须承认自然和生态给予我们主导的念想,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然而必须承认,在这种思想中既蕴含宇宙万物统一的思想,又含有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彼此平等、依存和互相会通、和谐的思想。佛教的这种思想在全民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显得十分可贵,对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有着宝贵的启示意义。(作者:介一居士)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乡见丨寺台镇:农机引擎激...
编者按:“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农田谁来种、谁来管、谁来收?”为持续解决这一难题。2024年来,寺台镇深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深化“三个共同”机制创新为有力抓手,以成立康县金...
view more
乡见丨东乡县文化旅游资源...
一、考察背景与目的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文旅融合政策,结合东乡县“十亿级文旅产业链”发展目标,本次考察聚焦唐汪镇洮河沿线核心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唐蕃云舍·红塔杏苑民俗、杏花节会会址、吉祥寺、百年老榆树...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