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4/30

乡见丨红古旅游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

一、当前运营困境及成因分析

(一)硬件配套不足,制约产品竞争力

1、交通成本较高

兰州至海石湾往返230公里(较同类产品如兰州至刘家峡160公里),导致一日游人均成本增加40-60元,价格优势缺失。

2、基础设施短板

鑫源农业观光园:无标准化旅游厕所,游客如厕难问题突出;

旋子非遗文化馆:电梯运力不足,高峰时段排队超30分钟,卫生间卫生条件差。

(二)服务标准缺失,口碑传播受阻

1、人员管理混乱

鑫源产业园以及旋子文化馆讲解员配备不稳定,3-4月期间出现5次无讲解服务情况,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服务专业性”评分仅62分。

2、景区管理粗放

3月老年团订单执行中,鑫源景区以“消费低”为由单方面拒接250人团队;

餐饮商户未建立团队接待标准,4月因菜品质量投诉率环比上升80%。

(三)协同机制缺位,市场活力不足

1、政策执行矛盾

2024年12月签约后,鑫源景区于2025年4月擅自加收“团队筛选费”,变相提高合作门槛。

2、营销资源割裂

景区官方推广未与旅行社产品打通,如旋子非遗文化馆抖音曝光量超50万次,但未标注旅行社预订渠道。

二、问题衍生影响

1、市场信心受损

3-4月红古线路退团率达18%,同期临夏、永登等周边区域增长25%,客源流失直接导致该产品线营收同比下降32%。

2、区域品牌贬值

携程平台“红古旅游”关键词搜索量较2023年下滑40%,负面评价中“设施差”“服务差”提及率超60%。

3、产业协同受阻

2024年提出的“农旅融合代销计划”因景区接待能力不足搁浅,直接影响当地农产品销售预期。

三、协同发展建议

(一)构建“三位一体”保障体系

1、希望成立专项协调组

牵头联合交通、市监部门建立“景区-旅行社-游客”三方沟通平台,48小时内响应突发问题。

2、完善基础设施

增设旅游专线巴士:旺季每日增发兰州西站至海石湾直达班次;

推进景区“厕所革命”:按4A标准改造鑫源产业园卫生间,增设第三卫生间。

(二)创新政策激励机制

1、实施动态补贴

对守信旅行社实行“阶梯式门票优惠”:年输送游客超2000人次的,给予门票价20%返利;

设立50万元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对投诉率超3%的景区实施黄牌警告。

2、打造标准化服务

编制《红古区旅游服务手册》,明确讲解员持证上岗、餐饮商户明码标价等12项标准;

开展“服务之星”评选,对连续3月零投诉的商户减免管理费10%。

(三)深化“文旅+”融合模式

1、重塑景区定位

鑫源农业观光园:升级为4A级景区,增设小火车环线、智慧导览系统;

旋子非遗文化馆:搬迁至红古核心商圈,开发“非遗手作体验+文创销售”复合业态。

2、精准营销推广

联合推出“红古一日游”联票,整合景区、餐饮、交通优惠;

在兰州地铁、公交投放“1小时经济圈”主题广告,重点覆盖老年群体。

总之,红古区作为兰西城市群节点,具备“农业+文化+地理”三重优势。推动红古旅游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作者:介一)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甘肃重点报道内容力排行榜...
根据城市符号数据分析,甘肃省被《人民日报》报道较多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按相关性和报道频次排序):1.定西市临洮县报道内容:临洮县因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机制、高原蔬菜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成果被多次报...
view more
甘肃省田园政务效能排行榜...
根据甘肃省各县区融媒体和公众号的报道资讯,结合2023年至2025年期间公开的政务活动信息,以下是部分县区在“田园政务‘’、“下乡检查指导工作”中的典型表现及活跃度排名分析。由于官方未公布完整的88个县区具体排...
view more
乡见丨寺台镇:农机引擎激...
编者按:“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农田谁来种、谁来管、谁来收?”为持续解决这一难题。2024年来,寺台镇深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深化“三个共同”机制创新为有力抓手,以成立康县金...
view more
乡见丨东乡县文化旅游资源...
一、考察背景与目的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文旅融合政策,结合东乡县“十亿级文旅产业链”发展目标,本次考察聚焦唐汪镇洮河沿线核心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唐蕃云舍·红塔杏苑民俗、杏花节会会址、吉祥寺、百年老榆树...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
诗与远方丨一个叫康的县之...
【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q...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