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运营困境及成因分析
(一)硬件配套不足,制约产品竞争力
1、交通成本较高
兰州至海石湾往返230公里(较同类产品如兰州至刘家峡160公里),导致一日游人均成本增加40-60元,价格优势缺失。
2、基础设施短板
鑫源农业观光园:无标准化旅游厕所,游客如厕难问题突出;
旋子非遗文化馆:电梯运力不足,高峰时段排队超30分钟,卫生间卫生条件差。
(二)服务标准缺失,口碑传播受阻
1、人员管理混乱
鑫源产业园以及旋子文化馆讲解员配备不稳定,3-4月期间出现5次无讲解服务情况,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服务专业性”评分仅62分。
2、景区管理粗放
3月老年团订单执行中,鑫源景区以“消费低”为由单方面拒接250人团队;
餐饮商户未建立团队接待标准,4月因菜品质量投诉率环比上升80%。
(三)协同机制缺位,市场活力不足
1、政策执行矛盾
2024年12月签约后,鑫源景区于2025年4月擅自加收“团队筛选费”,变相提高合作门槛。
2、营销资源割裂
景区官方推广未与旅行社产品打通,如旋子非遗文化馆抖音曝光量超50万次,但未标注旅行社预订渠道。
二、问题衍生影响
1、市场信心受损
3-4月红古线路退团率达18%,同期临夏、永登等周边区域增长25%,客源流失直接导致该产品线营收同比下降32%。
2、区域品牌贬值
携程平台“红古旅游”关键词搜索量较2023年下滑40%,负面评价中“设施差”“服务差”提及率超60%。
3、产业协同受阻
2024年提出的“农旅融合代销计划”因景区接待能力不足搁浅,直接影响当地农产品销售预期。
三、协同发展建议
(一)构建“三位一体”保障体系
1、希望成立专项协调组
牵头联合交通、市监部门建立“景区-旅行社-游客”三方沟通平台,48小时内响应突发问题。
2、完善基础设施
增设旅游专线巴士:旺季每日增发兰州西站至海石湾直达班次;
推进景区“厕所革命”:按4A标准改造鑫源产业园卫生间,增设第三卫生间。
(二)创新政策激励机制
1、实施动态补贴
对守信旅行社实行“阶梯式门票优惠”:年输送游客超2000人次的,给予门票价20%返利;
设立50万元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对投诉率超3%的景区实施黄牌警告。
2、打造标准化服务
编制《红古区旅游服务手册》,明确讲解员持证上岗、餐饮商户明码标价等12项标准;
开展“服务之星”评选,对连续3月零投诉的商户减免管理费10%。
(三)深化“文旅+”融合模式
1、重塑景区定位
鑫源农业观光园:升级为4A级景区,增设小火车环线、智慧导览系统;
旋子非遗文化馆:搬迁至红古核心商圈,开发“非遗手作体验+文创销售”复合业态。
2、精准营销推广
联合推出“红古一日游”联票,整合景区、餐饮、交通优惠;
在兰州地铁、公交投放“1小时经济圈”主题广告,重点覆盖老年群体。
总之,红古区作为兰西城市群节点,具备“农业+文化+地理”三重优势。推动红古旅游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作者: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