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背景与目的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文旅融合政策,结合东乡县“十亿级文旅产业链”发展目标,本次考察聚焦唐汪镇洮河沿线核心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唐蕃云舍·红塔杏苑民俗、杏花节会会址、吉祥寺、百年老榆树、民俗馆、布楞沟党员学习基地、奔驰沟景点及东干码头等,旨在评估资源开发潜力,探索文旅新业态与市场对接路径,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考察时间:2025年3月20日
考察地点: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唐汪镇等
考察单位:东美文旅(国有系统文旅景区(点))
二、核心资源特色与现状分析
(一)自然与人文景观
1. 杏花与杏子产业链:
唐汪镇素有“陇上杏花第一村”美誉,杏树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量2000余吨,产值超4000万元。每年4月杏花节、7月杏子采摘节吸引游客超19万人次,带动农户增收1.4万元/户。
杏产品深加工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延伸至电商销售、休闲采摘等领域,成为农旅融合典范。
2. 历史与民俗文化:
吉祥寺(宗教场所):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津渡节点,以及红塔寺、牛形山等遗迹承载千年历史文脉,历代文人题咏丰富。
布楞沟党员学习基地:依托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集党史教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
百年老榆树与民俗馆:展示东乡族传统生活方式及手工艺品,通过非遗展演、篝火晚会等活动活化文化传承。
3. 特色民宿与生态景观
唐蕃云舍·红塔杏苑:国家甲级民宿,以“杏花+丹霞地貌”为特色,获评“年度最具潜力度假目的地”,年接待游客会随着景区与日俱增。
洮河沿岸景观带:东干码头、盛世湖滨、奔驰沟丹霞峡谷等自然奇观,结合“彩虹健身跑”“音乐嘉年华”等活动,形成生态观光与运动休闲融合新场景。
(二)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交通改善:2024年完成布楞沟村、林家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优化兰州市至唐汪镇60公里交通网络,增设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
餐饮与住宿:打造“毛沟至达板百里美食风情线”,推广东乡手抓羊肉、平伙宴等特色美食,15家农家乐通过州级星级评定,年产值达4000万元。
三、文旅新动态与创新实践
1. 会经济驱动增长:
乡村文体的需求:2024年第三届杏子采摘系列活动涵盖“杏花村杯”篮球赛、美食品鉴会等10余项活动,单日吸引游客超19万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835万元。
乡村遗存和民俗创新:“中国西部最嗨皮的AA制”创新推出“万人平伙宴”AA制饮食文化体验,融合民族传统与现代消费模式,提升游客参与感。
2. 数字化与品牌营销:
自身优势的内容输出: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原创内容755篇,视频号浏览量超120万次,成功塑造“多彩东乡·高原山城”品牌形象。
比如“红塔丹霞(男性雄壮之美)”“红泥娃娃(孝道之美)”“羊肉卷卷(天然之美)”“大河高湖(水天一色)”扩大丹霞地貌、非遗文化等资源,用故事里的故事,讲好唐汪故事、讲好东乡故事、民族团结故事,用微视频《走近东乡》传播《中国故事》。
3. 文旅融合新业态
研学旅游:布楞沟党员(素质提升)基地与(文化体验)林家彩陶文化传承基地联动,开发红色教育、非遗手作等课程,吸引学校及企业团体。
夜经济探索:依托民宿集群举办“缤纷夏日”音乐嘉年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人均消费。
4.东乡东美文旅:领导班子立足打造文旅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思想,立足东乡文旅生态资源的多样性,赋能低空经济的规划构想多条无人机观光项目,成为省会兰州一小时经济圈的新动能文旅观光“走廊”。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现存短板
1. 资源整合不足:景点分散,缺乏全域旅游规划,如吉祥寺与洮河景观带联动性较弱。
2. 产品同质化:依赖杏花、美食等单一主题,文化体验深度不足。
3. 人才短缺:专业导游、文创设计人才匮乏,制约服务品质提升。
4.文化融合:符合游客的情绪价值,不能共情,就不能认同。
(二)发展建议
1. 统筹规划,打造精品线路:串联唐蕃云舍、布楞沟、奔驰沟等资源,设计“红色教育+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两日游线路,配套智慧导览系统。
2. 深化文化IP开发:挖掘“丝绸古道河湟口”历史IP,推出杏花主题文创产品(如杏花香水、手绘手工体验),联合高校设立非遗工坊。
3. 强化人才与资金保障:与甘肃文旅集团合作培训导游及民宿管家,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高端露营基地、田园综合体。
4. 拓展四季旅游: 春赏杏花、夏采鲜果、秋观丹霞、冬品美食,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线,结合节会打造全季旅游吸引力。
五、结论
《行走中国最美乡村》唐汪镇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民族文化,以布楞沟为内核,以东乡巨变内涵,着力唐汪区域“一花(杏花)、一河(洮河)、一山(红塔山)、一树(百年金钱树)、一巷(马巷)”的“驿站衍生”文化契合点,丰富人文故事,围绕“杏花经济+红色文旅(布塄沟民族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多元发展格局,激活产业链路,疏通文化传播路径,高站位谋篇布局。
从四月至十月,成为文旅加速时段,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一种逃离都市喧嚣休享自然的时段,当然未来需进一步立足洮河文化衍生带,强化资源整合、创新业态及品牌营销,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为东乡县建设“十亿级文旅产业链”提供核心支撑。 (作者:刘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