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彩斑斓的夏季,我们从早上八点中从康县县城出发,沿着冯家峡翻越毛亚子山,在万家大梁的观景台,远眺迎来了大写诗意的“九龙入川”。行走在山林间,远山朦胧、近峰峻峭,移步换景。
云台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康县的旧县治之地,康县首个红色政权就诞生地。依托资源禀赋做足红色文章,红色文化这里绽放,因此,经过多年的努力,打造成为方圆数百公里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小镇。
从红色文化小镇到产业红,需要更新思维,用创新和传承,配置红色文化和传播红色,云台镇通过红色文化带动产业发展。
云台镇立足资源禀赋,做优顶层设计,先后编制云台镇红色小镇旅游发展规划、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旅游服务体系规划,构建以钟鼓楼景区为核心、以环周边乡村为突破、以产业为重点、以路网为纽带的“一心、一环、多级点”创新格局。
对于初具规模的红色文化长廊和红色文化分馆,云台镇正在积极和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协商,明确红色文化的赓续传承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作为红色文化小镇建设离不开砖雕泥塑、精雕细琢,文香浸润,有规划有调研有学习,才是建设红色小镇的内核。初到此地会让人们感到厚重的文化竟然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直接可以用“云台了不得”和“云台不得了”来描述。
云台了不得!
康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唐代便有“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1958年云台镇(原云台人民公社)因植桑养蚕成绩突出,获得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名的奖状一面,1988年康县被中国丝绸协会指定为“优质出口原料茧基地”。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和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资源,重视蚕桑生产,发展蚕桑产业,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云台镇党委书记李生宝,由于“感冒”一边不停搽汗,一边畅谈着“红色小镇 乡村记忆”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设想。
记者了解到,云台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立足“三个共同”,以“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引领、产业融合创新”为工作理念,以联农益农富农为目标,发挥云台镇独特的红色文化、山水风光、原生态乡村资源组合优势,挖掘诸如中山桥、白马关钟鼓楼等文化符号,构建“乡村+旅游、乡村+研学、乡村+写生、乡村+民宿”等多产业融合链条,打造红色小镇的乡村振兴示范模式。
云台镇的变迁是康县县近年来发展的缩影。从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乡镇正通过打造“红色高地”,推动“绿色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过去几十年,这里只有赶集,才能从供销社开着拖拉机在大别山区飞奔,把买到日用品,一些特产也需要挨家挨户收购。如今,村里建起了网络直播间,直播带货成了新时尚,与城镇、与全国各地直达相连,镇上2000平方的超市就有两家。
“看到镇上建设的越来越攒劲,农村的产业一天比一天兴旺,大家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超市老板笑着说。
云台不得了!
今年西南的贵州台江、榕江的乡村篮球赛和“村超”接连火爆“出圈”,成为今年线上线下的“现象级事件”。“村赛”“村超”不断引发网络热议,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深思,也带来不少启示。面对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给云台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启发。
今年5月24日,云台镇第一届农民运动会、第七届红色文化旅游节暨第一届美食节在云台镇陈峡广场开幕。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拉开了本次农民运动会、文化旅游节、美食节的帷幕。
运动会策划设计了背粮食、袋鼠跳、剥玉米、拔河、篮等一项项富有乡土气息、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游戏比赛项目,群众主创、群众主角、群众主推,在云台镇,因篮球而培育出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不仅让参赛选手们体验到多样有趣的农村生活,也让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氛围,更让大家感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同时展现出群众们激昂拼搏的激情!
“白马关”的岁月沧桑、“钟鼓楼”的夕阳晚照、“中山桥”的桥亭风月………在云台镇人们的心里,不仅仅是一种乡愁,而是今日云台镇戮力前行的动力,相信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作者:刘晓宁 图片: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