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文化、品牌。康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擦亮“一张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品牌,绘就诗和远方的新画卷。
康县模式是一种以迈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而共同富裕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词是:
统筹规划:尊重自然、依山就势、不大拆大建。
资金使用: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
配合协作: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环境保护:不砍树、不砸石、不埋泉、不毁草。
推进部署: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连续干了十几年。
康县作为新华指数发布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的发布地,进一步佐证了康县经验,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今年初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这里举行《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22)》(以下简称《指数报告》)的发布仪式。同时,来自文旅领域的专家们齐聚一堂,透过“康县模式”共同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以绿色山水为骨架、红色资源为主线、历史文化为底蕴、民俗文化为特色,推进“一个核心景区、一个重点景区、一个休闲度假区、三大旅游片区”建设,促进山、水、城、人相依相融,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扩大五美康县,康养胜地知名度。
康县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以绿色发展、农业产业、美丽乡村为依托,打造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城乡统筹的新模式。
据康县住建局局长高继富介绍,康县探索“三个共同”促进三产联动、城乡融合、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长效管理,推进康县城市化的升级和优化——
2022年以来,康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五次党代会建设“三城”、打造“五地”、实施“十大行动”安排部署和县委第十五次党代会“123335”总体思路及城市建设“精致美”总体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整治城区乱修乱建,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步增强。
如今的康县,城区空中的“蜘蛛网”不见了,背街冷巷也不再是问题“死角”,“公园城市”正在逐步实现;“全县有亮点、乡乡有看点、村村皆景点”的全域美丽乡村旅游圈已经形成;“口袋公园成为居民休憩的亮点”“新农人”也吃上了家门口的“生态饭”……
康县政协主席唐正林说:“今年康县积极推进“三抓三促”与“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行动”,伴随着康县这几次城市形象IP塑造,结合“五美康县”建设的要求,成效明显,村居环境美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县城面貌亮起来,基础设施好起来,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康县以县域建设为引擎,牵引政策、资金、资源、人才向基层集聚,为全面推进城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质、提速、提效。邀请国内专业设计团队设计编制康县城市更新规划,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电气整治、沿河排水整治等。围绕康县中街,打造特色核心街区、依托燕子河、三官河、黑马关河,打造贯穿全城的特色景观带、将2.6平方公里的县城化繁为简,分解成为18个改造片区,实现全域风貌提升,让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为了使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一批“国字号”名片更加靓丽,建成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康县文化馆、康县博物馆、康县图书馆、书画院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每县区的活动都会出现康县独有特色的文化符号,比如康县唱书、霸王鞭、男嫁女娶等文化主题活动,成为活跃在康县文化舞台的一道风景。在社区和乡村景区建设24小时图书室和村史馆,在全县推行“新时代实践中心”、“创建精神文明城市”,成为了县域的文化自信阵地。特别是这几年康县积极倡导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展现志愿者风采活动,一大批志愿者优秀事迹,志愿力量和文明榜样充实康县社会的各个角落,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岸门口镇的“甘雨随车”公益集市、望关镇的“爱心积分”、豆坝镇的“微管家”、阳坝镇的“爱心有我”公益品牌。
康县依托白云山景区、燕子河景观老街、康县陇南根据地博物馆,康县博物馆等打造集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片区;依托环景区,形成一批具有植物景观特色的休憩步道,划片负责建成盘山景区,成为康县市民观光、休闲、游览“后花园”。
康县的变化是“内外兼修”的过程,当地大力发展经济产业链同时,用新媒体内容生产,鼓励“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短视频、直播变成新农活”。
随着新媒体发展趋势迭代,各界人士对康县的历史、人文、经济、旅游、产业现状、产品优势、政策优势、产业发展成果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了不少游客、客商了解康县,认识康县。对康县的历史、人文、经济、旅游、产业现状、产品优势、政策优势、产业发展成果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了不少游客、客商前来了解康县。
据了解,在全县培育了资讯新媒体平台上的账号,很多来自于全国的自媒体和旅游达人、本地生活达人在网络上宣传“五美康县”,不仅在“康县山水马拉松”开赛后形成了大规模宣传,还带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一些在当地很有文学造诣的画家、书法家、摄影家、诗人,也通过践行“新媒体+产业”路径,和康县人民一起助力乡村振兴的“五美康县”的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打造“人在旅途,处处有景”的全域旅游模式。
文化引领,旅游帆动,文旅融合正当时。可以用“六个然”描述游客初到康县的心情,忽然发现秀美,欣然前往游览,果然名不虚传,必然收获满满,坦然旅居体验,依然回味康县。
康县阳坝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子项目,新增阳坝茶文化景区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待手续完善后及时开工建设。扩建并联通景区公路,加快形成旅游公路环线项目已通过交通部门列项,进一步夯实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提升康县旅游核心竞争力,使曾经的贫困村摇身变成集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特色民俗文化村。围绕高标准推动旅游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拓展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建设,做足旅游环境“美”和“净”文章,构建特色鲜明、业态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发展格局。康县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新思维、真抓实干,全力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文化和旅游全方位、高效融合发展,发挥“长坝的山和阳坝的水”的特色布局,进一步打响“中国北茶马古道”、“一带一路文化衍生带”“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康养旅居 ·最康县”旅游品牌,做优做精文化旅游产业。
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深林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
因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绿叶;
因为有志,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
为梦想拼搏的康县儿女,将会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逐梦前行!
(作者:刘晓宁 图片来源:原康县政协主席黄义成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