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碗面,以及在海外有了一些名声。中国人发扬勤劳吃苦和门槛低的餐饮,在国外弘扬中国人的生存技艺,兼顾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有一种欲望,走向世界,称霸面界的决心。
在兰州人的周围,总有一些牛肉面的痴迷者,每天在吃牛肉面,发朋友圈,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得象兰州的老古董。
今天看到兰州20家最好吃的牛肉面,以及日本人现在对兰州牛肉面痴迷得不得了……还是省省吧!这和精日分子有怼话了!
“目前,兰州牛肉拉面在国内网点发展到35000家,在国外网点发展到110家。兰州牛肉拉面通过百年的发展,已经走向全国,迈向世界。”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团全体会议上如是说。
厉害了,兰州牛肉面!你看这位会长多么自豪……
2012年,兰州本土拉面开始走出兰州,走向全国。2014年10月,东方宫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进入厦门;2015年1月,安泊尔兰州牛肉面进入武汉。这之后,燕兰楼、东方宫等大型餐馆在各大城市开得红红火火,小型拉面店也在城市中遍地开花……
兰州人与世无争,享受着所谓的正宗的牛肉面,牛皮得很。言之,外地人不知道什么面是正宗的,什么是不正宗的,那一家最好吃,那一家的肉最好,那一家汤最攒劲如何……成为消磨时光的最好话题。
在有一些文化人言之,牛肉面起源于河南陈家,还有一个加密的配方……还有在青海出土了好几千年的面条实物,还有人说,牛肉面是民族团结的象征,藏族的牛肉,汉族的面粉,回族的手艺……什么地方的调料如何如何,这些还是有头脑的。
毛主席曾经为动脑子的兰州人写过一段话:“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件……所以这些地方同志的头脑能够积极地想事情……我们认为这个意见是好的”。
兰州人一直埋怨全国人民分不清楚兰州牛肉面和兰州拉面,也十分地苦恼不知道兰州的牛肉面那一家最好吃!尤其是牛肉面的名称越来越牛逼……双创牛肉面、众筹牛肉面、第三版牛肉面、白骨精牛肉面、牛肉精牛肉面、牛啦啦牛肉面、牛没蛋牛肉面、两缸辣子牛肉面……结果外地朋友发来一张照片,中国兰州牛肉拉面穆永吉。
说起动脑子,一个民族地区的一个县,把拉面经济真正做到了全国。兰州拉面虽然是兰州的,但把这个牌子打出去、并在全国铺开的,是青海化隆人。在过去,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穷到了根里,但是通过“拉面”脱了贫,让化隆人逐渐地走出了大山。
1988年,青海化隆人打着“兰州拉面”的招牌在厦门市开了第一家拉面馆。以此为发端,来自青海省东部的拉面经营者纷纷效仿,闯遍了我国大江南北,相关产业几乎覆盖中东部及沿海地区的所有市、县。
据《农民日报》去年11月报道,目前,化隆县有近11万人(占化隆县劳动力的60%)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创办拉面店1.5万家,实现年总产值近100亿元。拉面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脱贫经济”和“致富经济”,在累计脱贫的12万人中有7万人通过拉面经济实现脱贫。
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
拉面对化隆县有多重要,看看化隆县政府官网就知道了。在化隆县政府官网上,专门开设了“拉面经济”版块。
可见,青海拉面的成功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只要是做拉面生意,化隆人就能在无抵押的情况下得到三五万元的贷款,第一年的利息由县政府出。这样的政策已经持续了20年,仅去年一年,化隆县预计拨出的"拉面贷款"就有2000万,每年政府的利息补贴要500万。
除贷款外,拉面户还有专属的信用卡,允许两个月还一次款,若无不良记录,一次可以取10万,透支25万。
2017年9月,化隆县还出台了《化隆县普惠金融“拉面经济”试点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显示,中期目标(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筛选20家具备一定规模,从事与拉面产业相关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扶持我县农牧民在省内外经营拉面馆达500家左右,对首次经营拉面馆的农民提供每户不少于10万元的创业贷款,对扩张经营的拉面户经营户提供每户不少于30万元的贷款;力争使年内贷款发放额达到 6000万元以上。
最终目标(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前期扶持500家拉面馆20家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扶持规模,发展扶持拉面馆户数达到1000家,扶持企业规模发展到最终的50家,贷款支持规模保持在1亿元以上。有政府的手托着,拉面户们基本可以零成本起家。拉面生意也没亏着县政府,把贫困的农村人口输出到全国,赚的钱也有不少都回到了化隆。(作者:胡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