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水墨画卷在秦巴山脉间徐徐舒展,康县便不再是地图上寂静的坐标。这里是北纬33度的生态秘境,是千年陇蜀文化的活态容器,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长歌。我们以十篇行走笔记叩开山门——在层峦叠翠间触摸"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脚,于阡陌深处寻访古法农耕的温度,透过夯土墙上的斑驳读出文明的年轮。十组镜头,十重维度,既有茶马古道上飘散千年的烟火气,亦见数字乡村跃动的时代脉搏;既定格木雕窗花里凝固的时光美学,更记录基层治理创新的智慧结晶。这不是简单的风光陈列,而是一场关于"诗与远方"如何照进现实的深度对话。当您翻开这些篇章,触摸的不仅是康县的肌理,更是中国县域文旅破茧成蝶的密码。
青山不负人,且看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如何共舞,生态与经济怎样和弦,乡愁与远方在此完美相遇。
艺术篇:
康县以其璀璨的文化遗珠、节庆的欢声笑语、绿色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文化交流的开放姿态以及精神家园的净土,共同绘就了一幅幅美丽和谐、繁荣发展的康县画卷,成为了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园,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宝库,一个值得每个人深入探索与体验的地方。
康县,是历史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遗珠散落各处,从斑驳的古碑到古朴的建筑,从悠扬的戏曲到灵动的文艺,每一颗都闪耀着康县文化的独特光芒,串联起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讲述着康县儿女世代传承的故事,传递着穿越时空的文化温暖与力量;
康县,是节庆欢歌的海洋,春节的鞭炮声中洋溢着家的温馨,端午的龙舟竞渡中激荡着团结的力量,中秋的月圆之夜寄托着团圆的愿景,重阳的登高之行寓意着尊老的传统,每一个节日都是康县文化的一次深情演绎,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进彼此的情感;
康县,是绿色农业的典范,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核桃的香脆、木耳的鲜美、茶叶的甘醇,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康县走向世界的绿色名片,展现着康县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对绿色生活的执着追求;
康县,是乡村振兴的先锋,它以创新为翼,以绿色为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文化产业,不仅改善了乡村的面貌,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更保留了乡村的原始韵味,让乡村成为了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丰收;
康县,是文化交流的高地,它地处秦陇与巴蜀文化的交汇点,既保留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养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融现象,康县人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康县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加了解康县;
康县,是精神家园的净土,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他们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追求和谐共生,这种精神特质不仅体现在康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更深深融入了康县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社会风尚之中,成为了康县文化最动人的旋律,吸引着无数旅人前来探寻、体验、感悟,寻找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归宿。(编辑:也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