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立地条件差,1640个自然村分布于70余条河谷和90多座山梁之中,80%以上的群众分散居住在高半山、深山峡谷及林缘地区,千人以上自然村只有三个,人均仅一亩多山坡地,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群众住房高、大、黑,生活环境脏、乱、差,农村贫困面大,致贫原因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是甘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近年来,康县针对山大沟深耕地少的劣势和绿水青山特产多的优势,反弹琵琶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摆脱就扶贫抓扶贫、就农业抓扶贫的束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环境就是民生、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坚持实施以“扶志扶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工程,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风气,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创新工作机制,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康县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就非常重视精神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改变长期以来扶贫工作重于物质扶贫而疏于精神扶贫的现象,要想真正脱贫致富就必须改变腐蚀农民的落后思想和观念,努力使“让我富”变为“我要富”。物质扶贫则是“治标不治本”,精神扶贫才是“治本、治根”之举,县委县政府按照全国扶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找准切入点,创新机制,坚持把“精神扶贫”工作摆在精准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一同纳入精准扶贫整体规划,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精神面貌大改观”作为扶贫攻坚“四大改变”总体目标之一写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意见》,逐级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任务。主要负责同志逢会必讲扶贫攻坚,每讲扶贫攻坚必讲“精神扶贫”,确保“精神扶贫”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精神扶贫”现场会议,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扶贫攻坚工作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精神扶贫”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建设美丽乡村,为精神扶贫助力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在农村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抓手,康县依托中央政策,找准着力点,大力开展以精神扶贫为先导,统筹协调,精诚团结,各部门通力协作,引导和教育群众鼓足干劲,增强自信,摆脱懒惰思想,重新树立“日子好起来,口袋鼓起来,环境美起来”的社会主义新观念。鼓舞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通过不懈努力,康县连续六年美丽乡村建设获得甘肃全省考核第一名;并先后多次在康县召开全国、全省性现场会;康县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至今,全县已建成和完善提升美丽乡村317个,占全县总村数的90%以上,城乡居民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步入乡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可见村民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生活垃圾房、垃圾池,房子变白了,小路变宽了、硬化了,村内环境变美了。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干群一心共同的努力,更离不开“扶贫先扶志”“不甘落后”的浓厚氛围。
开展“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脱贫是一场驰而不息的持久战,必须将精神扶贫与脱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康县通过深入村社开展宣讲活动加强群众思想建设、补给贫困群众精神力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消除安于现状、消极无为等自卑心理,弘扬勤劳致富、追求奋进等精神,增强摆脱贫困、战胜贫困的勇气,通过活动开展,他们的道德得到了滋养,文化得以传承,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勇气、充满了希望,为广大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注入了新动力。
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为持久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康县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注重地域特色,始终紧扣主题,牢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突出舆论宣传引导,脱贫典型带动、村民组织自治和培育新型农民等重点举措,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意愿,提升贫困群众自身能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授人以渔”,全面提升农民的生产经营、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树立脱贫致富的标兵和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点燃他们的勇气,利用正面典型给他们以脱贫致富的希望,引导群众摒弃“安守田园,小农本位”思想,学习乡村旅游经验管理,指引农民利用自身资源发家致富。如今的花桥村、大水沟村、凤凰谷村、何家庄村、朱家沟村都已成为精品村,更成了旅游村,以乡村旅游为产业,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物质精神“双脱贫”,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为持久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陇南康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