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8/03/19

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的首任部长

据最新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名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这是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的首任部长。雒树刚(luò)自2014年12月28日出任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以来,主管人事司、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工作,曾多次在文化的国际传播、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文化遗产、文博文创等方面谈及旅游部分观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此次国务院的机构改革,通过设立文化和旅游部,让文化走出去、文化输出有了更具有国际化的载体——旅游,旅游也让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具有更加强有力的抓手。特别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积极布局,未来将有更多旅游的概念涉及,到2020年50个以上的中心,不仅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更有利于中国旅游的海外推广。

在雒树刚担任文化部部长时,曾在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时,就中英关系中文化的重要作用发表观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对于深化中英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作用巨大,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推动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行。雒树刚部长重视“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社会组织和艺术家的直接交流”,他表示,政府推动固然重要,但前者“是文化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原生动力”,例如,中国的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皇家歌剧院、国家剧院等中英文化机构间的成功合作。

在2015年,雒树刚在京会见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朱塔蓬一行时,就2016年泰国“欢乐春节”活动和“中泰文化旅游友好行”等进行了交流,并积极评价了中泰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表示中泰文化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赞赏泰国国家旅游局长期以来对中泰文化事业的支持,表示双方联合在泰国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在两国及东南亚地区影响广泛,是海外“欢乐春节”活动的典范。

在2017年,雒树刚部长会见赞比亚旅游和艺术部部长查尔斯·班达时,就促进中赞文化关系发展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赞比亚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18年至2021年执行计划》。

旅游文化推动一带一路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沿线国家的旅游和文化交流合作日渐增加,以往的文化之路,在如今的发展下,文化和旅游成为了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新纽带和新桥梁。文化和旅游在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作用巨大。

升格|赋能|国际化:三评旅游局升文化和旅游部 

2017年,雒树刚部长在京会见土耳其文化旅游部部长努曼·库图姆斯一行时,就2018年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旅游年”、两国互设文化中心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和意见交换,并对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等问题,与努曼部长进行深入交流。

中土两国都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努曼表示土耳其文化旅游部将积极响应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并提交“土耳其旅游年”活动计划,以及将加大中文导游的培养力度,完善好中国游客的接待计划;雒树刚表示,“土耳其旅游年”是加强两国文化旅游合作的良好机遇,中国文化部将积极配合土耳其文化旅游部和中国国家旅游局把旅游年办好。

文化遗产工作核心是保护、利用

雒树刚部长多次强调了文物在保护基础上的开发,以及社会价值的发挥。例如在2017年6月,调研深圳文化发展情况时,听取文物保护规划,并表示,大鹏所城是深圳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及周边地区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土洋东江纵队司令部既是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规划方案,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个旅游部门与文保部门常年争议的话题下,如今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设置,以及部长对文化保护下的开发、发挥社会价值的导向,未来将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当下,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进生活,让文化遗产走进生活,让文化走进生活,这类呼声越来越大,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极大的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2016年,雒树刚部长在“展望十三五”报告会上,详解《纲要》重点与热点时提出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促进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以及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开发文博创意产品”。“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在2016年,雒树刚部长调研陕西文化建设时,肯定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展览、文物保护工作,并指出要依托馆藏文物,进一步加大文物创意产品、衍生品的研发、营销力度。

在2017年,雒树刚部长调研四川凉山等地时,表示凉山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突出的文物考古优势,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将保护和开发统筹考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加强西昌古城保护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在今年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 雒树刚曾答记者问,对全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介绍,并强调了文化遗产工作核心是四个字:保护、利用。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等,基本摸清了文化遗产家底,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约1.08亿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革命旧址3.3万多处,抗战文物保护单位2100多处。52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世界第二;39项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世界第一。

雒部长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通过开展抢救性保护,培养年轻的传承人,避免“人亡技失”的情况。同时,要实行生产性保护,特别是传统工艺要和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雒树刚说,利用好文化遗产,要让人民群众“零门槛”“无障碍”接触文化遗产。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27

2025/03
AI甘肃丨红古文旅的「小而美」...
编者按:3月25日,红古区鑫源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景区在接待了首批游客后,又迎来了来自周边县区的1500多名游客前来游览体验。据...
view more

16

2025/03
城市符号溢价:全国跑友热捧「兰...
为什么兰州马拉松这么受欢迎,预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增长了75%。首先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马拉松近年在中国很流行,但兰州有什么特别...
view more

16

2025/03
AI甘肃丨甘肃文旅碰触「甘南经...
近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甘肃分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暨甘肃乡村研学游产品...
view more

14

2025/03
新闻精神丨致敬食品安全的「瞭望...
在甘肃临夏积石山的褶皱里,曾出土过四千年前的彩陶炊具,那些古朴的纹饰见证着中华饮食文明的曙光。当现代社会的食品工业流水线...
view more

06

2025/03
AI甘肃丨「东方微笑」传播破千...
首先,看看搜索结果《东方微笑》MV的传播量一天破2100万,歌词和旋律引发共鸣,网友评论文化自信。MV结合了麦积山石窟的千年...
view more

06

2025/03
城市符号丨惊掉下巴的兰州牛肉面...
甘肃市场监督关于兰州市近期检查发现的“最脏牛肉面”事件,尽管当前公开的搜索结果中未直接提及具体涉事门店或调查细节,但结合...
view more

08

2025/02
城市符号数据丨兰州县区私域视频...
根据提供的兰州市各县区新媒体宣传数据中“视频号在私域流量的占比”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1.兰州市安宁区:视频号98.30%2.兰州市...
view more

08

2025/02
城市符号数据丨兰州县区新媒体传...
首先,我们根据提供的兰州市各县区新媒体宣传数据的“整体指数”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1.兰州市榆中县:11,979,8532.兰州新区:...
view more

31

2024/12
新年献词:敬我不能,尽我所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何为一瞬?一个清晨,三餐四季,我们的一生,都算。把这样的经纬装进心里,我们仿佛看...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