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荣昌区人们会看见一个身穿红色运动装的网红书记,还有以为身穿绿色运动装的“营销专家”华红兵,他们穿越走巷,阅近人间烟火。这样的流量和前些时候,书记推销鹅头、广场唱歌、荣跑团领跑、龙舟指挥、直播间里的推销员,以及在旅游旺季开放政府食堂等,有很大的不同阶段的内容指向。
因为网红书记高洪波开始关注广大民众的生意,从关注流量到关注民生,从关注品类的行业,到关注荣昌的记忆锚点,也就是品牌效应。
当甘肃省天天给老百姓讲文化的时候,这些文化的奢侈品,并不能让老百姓自信满满,口袋里没有钱,你就说甘肃文化是银河系最“牛逼”的,你看看,会有多少人类感兴趣?有多少老百姓,会沉浸在文化的自信中,茶饭不思?
在整体经济存量化状态,产品过剩,消费乏力,如何发挥经济内循环,就是当下城市繁荣和就业的根本。宣传成为发展经济唯一不受指责的手段,不计成本天南地北宣传土特产、宣传敦煌、宣传上古文化、宣传自然生态,结果反馈的就兰州的牛肉面真好吃,兰州的手抓肉好吃,中山铁桥溜达一下。什么兰州的城市符号呢?黄河水真“黄”!
甘肃文旅业界,这几年消费敦煌、消费七彩丹霞、消费甘南草原、消费中山桥……也练就一批比央视主持人都厉害的官员,兰州文旅就靠着中山桥,如果重要来上一亿人,文旅就很欢实。但是,无独有偶,具有明清文化和风格的“小西湖公园”(皇家园林),金银交柯,兰州八景,业已成为兰州文旅的BUG。
从高洪波的做法,适合不适合兰州?即便是一些领导有气魄,恐怕一些下属的组织和机构,其思维认知还是跟不上。(就像在掼蛋时不知道配合一样)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高冷,兰州市怀抱“冰冷的铁桥,咬着冷冷的牙”,一曲兰州民谣“迦来撒”,“迦起撒”!
高洪波书记设立“初心基金”,主张用“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自费请小企业主吃饭以后,荣昌的电商协会开始落实“带动消费、带领消费”的提议,城市的领导不仅仅要流量,小老百姓的小食店,更要流量,而且要把这些荣昌的人间烟火,让人记住各个品牌,就是要记住荣昌的品牌。
估计,这才是一个城市营销的3.0版。
最近兰州的“客厅”东方红广场,来了一群东乡的“花儿”,东乡县是临夏市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县域,他们并没有,再和兰州争手抓,而是把甜甜的“花儿”和唐汪杏子,让兰州市民品尝,这个才是“东方微笑”,老百姓从心里面发出来的微笑。(编辑:也很美 作者:刘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