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9/05/04

乡村旅游的真正「魅力」

乡村文化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应该对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提炼,确定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表现主题,围绕着主题对乡村文化进行放大,形成乡村品牌形象。

1.保留当初的风景

文化的保护开发——特殊乡村景观的保留与环保开发

乡村景观,包含因地域环境形成的地域自然风貌、乡村聚落形态、后天农田景观等内容,是村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原真文化的体现,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旅游开发时就应该以恢复和保护为原则。

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中,除了提升基础的道路交通等基础配套,最重要的需注意提炼乡村本土的元素,还原乡村本土的风格,将原始的乡村风景保留,将最初的感觉保留,将历史的文脉保留,将乡村的味道保留。

2.回归原始的情怀

萦绕在很多人心中的“乡愁”,其实是远离乡土的人,对于家乡的一种记忆、一种儿时的情怀。

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需要融入都市客群对乡村的一种原始记忆,儿时乡村活动,引起游客在乡村旅游中的一种归属感。

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最能体现乡村文化的节点,是乡村文化的展示载体,同时也是游客感知一个乡村的最直接表现,游客需要一种真实可触摸的乡村旅游;因此,文化的融入可以乡村农事活动体验、乡村农耕技术展示、乡村民俗活动体验等形式,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成为游客感受乡村,寻找儿时记忆的一种体验。

3.还原最初的味道

文化的渗透放大——农副产品的文化包装与市场营销

乡村农产品,是乡村最真实味道的直接载体,也是涉及到村民最直接的产业经济问题。在乡村旅游中,我们会提出“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田”等内容,会解决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乡村的旅游要素配置和特色问题,会解决乡村旅游核心农田景观的营造问题......却忽略了农产品的开发与乡村文化的融入。

有温度的产品,有文化的包装,有目的的营销,才能真正实现“可带走的记忆”。

将农产品变成礼品,提升经济价值;将商品变成记忆,进行情感营销;将文化融入农业, 增加产品内涵;农副产品的文化包装和营销,不仅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提升,还可通过游客,将本土文化进行传播,增强乡村的市场影响力。

4.传承至臻的工艺

文化的传承发扬——民俗文化/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其保护与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开发,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作者:茉莉)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31

2025/03
AI甘肃丨口碑反噬:她不是速效...
网红救景区?一场流量狂欢下的文旅泡沫与价值迷失!甘肃某景区邀请三流演员穿着夸张服饰,在镜头前“学习”当地民俗舞蹈,口号式...
view more

23

2025/01
爆品丨护肝,就是爱自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护肝解酒产品也应运而生,在解酒类产品市场上,比较安全和健康的就是含食...
view more

15

2025/01
观点丨薛蕾:县域发展竞争中不断...
2024年,是红古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view more

13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如何红起来?...
编者按:探讨红古区如何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分析文旅融合的关键要素和成功案例。红古区在文旅融合的过...
view more

13

2025/01
悦红古丨中华第一龙回归记...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兰州周边地区相继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和遗迹,人们对恐龙的关注和热爱也日益高涨。马门溪龙的归来,不仅是对海...
view more

09

2025/01
悦红古丨享堂峡:人文与文旅价值...
编者按: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享堂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未来,红古区将继续深入挖掘享堂峡的人文故事和自然景观...
view more

08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川:兰西黄金驿站的...
编者按:我们一起分析红古区如何从传统的农业区转型为旅游热点地区,探讨“兰西黄金驿站”旅游定位的提出背景、实施策略及成效。...
view more

08

2025/01
悦红古丨红古冬季旅游:淡季不淡...
编者按:结合甘肃文旅“淡季不淡,冬季不冷”的号召,介绍红古区冬季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如温泉、室内参观、手工艺制作项目等,...
view more

06

2025/01
悦红古丨窑街玉雕:匠心独运的玉...
编者按:讲述红古玉雕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及市场价值,展示玉雕作品,探讨玉雕产业与文旅融合的路径。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玉雕...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