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色达旅行时,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旅伴。
我至今清楚记得她去参观五明喇荣佛学院后所发的QQ日志,“经过在色达的旅行,我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
六年后,她在微信上不断发布藏地旅行和尼泊尔徒步的文章,一如秋水般宁静的文字,让人能够感受到她细腻的情怀。
可令人叹惜的是,她去了更多的地方,收获了更多的经历,但对世界、事物与议题的描述能力和观察框架却无寸进。
“尼泊尔的孩子笑得很幸福。”
“他们的牙齿真白。”
“我站在大经堂里听着僧人诵经,感受到一种冥冥的力量。”
我认识一些去过很多国家的人,可你很难从他们身上找到在不同文化中穿梭的多元经历所留下的痕迹,他们对复杂议题与文化细节并没有发展出超越表象的智识兴趣。
这让我困惑。
多元的价值冲撞、复杂的身份认同、陌生的情境体验,这些我所推崇的东西为什么都不起作用呢?
我把这问题抛给刚从科索沃旅行回来的朋友阿布,他在微信上直接抛回了一句: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旅行。
旅行增加的只是见闻,而非见识。
一个平时对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没有反思能力、对事物本质没有探究欲和好奇心的人,去再多的地方,遇到再多的人,都只是在重复他早已形成的反应机制而已。
还有人武断地认为,旅行可以净化心灵,我觉得这纯粹是一种意淫。不管你走多少地方,你的本质不会因为旅行而改变,心胸狭小的照样小肚鸡肠,思想封闭的人不可能突然变成一个头脑开阔的人。
对于更多人来说,旅行只是消费主义狡猾的陷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只不过是一句消费主义的宣言。因为等你看过世界之后,你还得回到你原来的那个小圈子。
至于旅途中那些历史和现实交织的细节、那些自我与世界的冲突和互动,并不是所有人都关心,因为那是一次次枯燥而挣扎的精神功课。
所以,旅行有那么重要吗?
在草原上感叹人们的好客和笑容,在寺庙里感受宗教的神圣,在大山大川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后呢?当你背着行囊结账的时候,脸色也许就难看起来了。
说穿了,这些不过是米兰·昆德拉所讽刺的“个体的认知体验与情感表达成了一场矫揉造作的表演和自我感动”。
对于脑洞大开、观察敏锐的人而言,在陌生情境里的体验能够帮助他们抵达新的视角和维度——如果有时间和预算,多些游历当然没什么不好。
但即使足不出户,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也可以永不停歇地进行智力与精神上的环球探索。
毕竟,很多人环游了世界,却根本不关心世界。很多人经历了无数的人生挫折,却从来无视他人请诉求。
你没有世界观,去看再多世界又有什么用呢?(作者:李成侠 甘肃日报 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