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省城,和小我几岁的朋友聚会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在陪孩子补课,很难同时有空;即便聚在一起,也各说各的,说到半截就走,原因还是要陪孩子补课。
相比地县,省城应该拥有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和孩子应该是轻松的。但实际上,情况比想象的要困难许多。
当有一天有人告诉我,兰州的学生,初中毕业后有一半要分流去上职校,我立刻明白了为毛恐慌情绪能从初中蔓延到小学,从小学蔓延到幼儿园。
沿着这条恐慌线索,就能够理出一条显而易见的因果链:上不了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
这条长链,将所有家长死死捆绑在教育培训的战车上。根据权威数据,目前全国幼教市场规模约为3800亿,中小学教育(课外辅导+民办学校)市场规模约为6800亿。两者相加,这数字比全国餐饮行业都大。
面对有一半左右孩子将去上职校的升学前景,绝大多数小学和初中生家长是极其恐慌的。为了孩子不进职校,家长压力之大,到了寢食不安的地步。
平心而论,一个孩子如果不是读书的料,完全可以去职校学一门手艺。但退而求其次有三重焦虑:
一是,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轻松去读职校的课程,但职校学生要去读普通高校的课程,难上加难。这相当于省运会和全运会,全运会上成绩平平的选手在省运会上很容易拿好成绩。家长一般不会让孩子就低不就高,否则在未来竞争中,肯定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初中毕业后缺乏社会经验,没有能力做人生规划,如果将来从事其他工作,门槛就很高了。而改行成本之高,难以想象。
三是,不能保证学的东西就有用。很多好端端的传统职业,弄不好一夜之间就忽然消失了。以电视机修理为例,这门技术已经彻底归零了。像兰州五泉山那地儿以前红火一时的东方烹饪技校,以及红山根一带的诸多汽修培训学校,眼见得消失不见了。家长押宝于此,等于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
我曾经看过一篇经济方面的文章,其中说到:“颠覆一个行业的往往不是竞品,而是不可预知的观念和产品。”具体到一件事情,譬如康师傅方便面,它的式微不是被别的方便面给打下来的,而是美团和饿了么。再譬如开往河西的快客,在高铁开通后一夜之间就不得不停摆。
这种非接触式的竞争格局,没有硝烟,没有面对面的厮杀,甚至连敌人在哪里都没弄明白的当口,就已经一败涂地。
教育培训这辆战车在疾驰,未来竞争就这种格局,有多少家长可以大胆跳车,并带着孩子从中突围?(作者:李成侠 甘肃日报 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