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要完成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转型,不仅需要正确的道路选择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还必须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中共十九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信来自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收入近8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支撑这种道路的文化必然是自信的。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代的奋斗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流”。没有“源”,中华民族文化就断了根脉,就不会强大;没有“流”,中华民族文化就迷失了方向,就会走向歧途。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才使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创造了惊天动地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人间奇迹。
软实力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由于近代中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乃至丧权辱国的境地,造成国民文化自信心的丧失,以致对传统文化出现误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获得新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是简单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也不是照搬照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而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是干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曾有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西夏在中国、西夏学在国外的说法,深深刺痛着中国人的心。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现在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西夏在中国、西夏学也在中国。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青少年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了解近代中国屈辱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激发青年一代的自豪感、幸福感,使他们的自信发自内心深处,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信念,极大地迸发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接一代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者/杜建录,中共十九大代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