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社消息:2016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2017年,调查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测评维度,包括中国文化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开放接纳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将本次调查与2016年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11月27日《北京日报》)
“认同高、认知低”,通俗地说大概接近于“叫好不叫座”,这是一个尴尬的悖论。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说,感性认知是理性认同的基础——没有认知,谈何认同?这就像面对一个陌生人,恐怕是不大好谈论信任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意层面出现“认知认同不合拍”的尴尬,说白了还是传承与传扬中出了问题。
“认同高、认知低”无异于叶公好龙,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调查:2000名受访者中,57.7%的人认为键盘时代仍有必要写一手好字,但是48.3%的受访者大部分时间用键盘打字、只是偶尔手写。从孔孟之道到两汉经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元曲……提到传统文化总是叫人血脉偾张,但是这种激越与自豪好像停留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八字箴言之上。
仔细想来,传统文化也不是没有偶遇“第二春”的范例。在样式上,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都开拍第三季了,而网络综艺《见字如面》也已播到了第二季;在内容上,今年9月中旬一部“大学迎新嘻哈MV”火爆网络,人称“杭电小马哥”的人气辅导员马鹏宇最近发布新歌《诗词歌赋·诗词说》……这些IP级的文化现象,虽然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吉光片羽,却也在扎扎实实为传统文化“圈粉”,总比蒙尘在神龛上要强得多了。
传统文化“认同高、认知低”,破局的办法大概有两个:一是丢开“偶像包袱”,懂得亲近生活。传统文化要有格局和情怀,但也不能太“仙儿”,如果离生活总是十万八千里,迟早要进了故纸堆。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少些对垒、多些融合。传统文化的“高处不胜寒”之意,很多时候是人为的疏离与隔绝,把“传统”理解为“不谈今事、不说人话”。
经典长存,时光不老。传统文化要逆转“认同高、认知低”的现状,还是要多往民间走一走、多朝尘世看一看。(作者: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