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社消息:当下的中国教育正在与西方世界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和碰撞,在这其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学生分数突出却思维僵化,能掌握课本知识却不能独立思考只能做技术性工作,无法与别人很好的沟通表达自己的见解,太“听话”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同时,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快于光速”,更暴露出大部分人没有判断力而易于从众的问题。
归咎起来,这些情况无疑反映出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逻辑思辨能力欠缺的现状。
“如果我们有正确的科学教育,去了解科学方法,我们才能具备逻辑思维的辨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主动的学习能力,这些对于建设创新型中国极为重要。”
10月28日,在成都召开的2017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慧眼"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在做主题发言时一语道破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思辨能力的根本原因。
演讲题目:《科学教育不能只教科学知识》
讲者:张双南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
但是去年,当这个团队宣布发现引力波的时候,中国社会出了一场闹剧:有一个叫做"诺贝尔哥"的先生,被媒体大肆的炒作,而且打上了“尊重梦想”的标签。
(编者注:2016年,多国科学家在宣布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之后,在物理学界掀起巨浪。几天后,一段名为《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的视频引发热议。这是招聘节目“非你莫属”的一段视频,一位名叫郭英森的下岗工人声称,他可以利用引力波实现长生不老。)
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奖励100年前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波,怎么会是这位诺贝尔哥在5年前首提引力波呢?
我给大家看当时网上对此事的几个评论:
“当时在场的嘉宾,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来评论这个人。”
“大家记住这个名字,他可能是未来的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看到网上的这些评论,让我觉得非常痛心,难道大部分的读者连小学都没有读过吗?我甚至怀疑自己是进了幼稚园。
这就带来了我今天想要指出的一个问题:读了十几年的书,有一辈子的见识,知识都去哪儿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似乎没有什么知识。经常会有人说:
“这个应该学过,但是忘记了。”
“报纸上、电视都说了,难道不对吗?”
“那个被称为诺贝尔哥的人,他的观点在报纸、电视台上都有,难道他会是错的?”
“某某事情在单位里面都传疯了,那事实肯定是这样子。”
“专家都是砖家,不相信真正的专家了,高手在民间,偏方治大病!”
还有人说,既然政府没有说,谁知道对不对;还有人完全相反,既然政府这么说,真相肯定是反的。
以上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以前都讲老祖宗有智慧,“姜是老的辣",今天我们经常看的一种情况就是,越老越好骗,现在的老人经常受骗。
还有“谣言比光速传播的还要快”,在座的尤其是媒体界朋友们深有体会。
怎么变成了这样的情况?中国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想这跟我们的科学教育是非常有关系的。
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变得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离开学校之后,知识就只能变得越来越少,或者不知道学什么。离开学校越久,知识越少。
以我自己为例,1979年我考上清华大学,5年后我到中国科学院攻读研究生,1986年我去英国留学,这样的教育经历应该是很好的教育。
但是当我去了英国之后,我立刻发现一个问题:我和同事、朋友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们总问,你说的这件事情里面的科学是什么?
我不知道他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我在中国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什么是科学,在我们的教育里面没有这件事情。中国教育教什么是物理、化学、生物、天文,没有人教过什么是科学,所以科学对于我们是陌生的。
简单的讲,科学就是刨根究底,我发表过一篇短文,介绍科学的三个要素:《科学的目的、精神和方法是什么?》
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各种各样的规律,不仅仅是自然、宇宙、人类的规律,所有的这些都是科学。
现实情况是,很多人都会认为:科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正确,或者可以说完全不正确。科学的确可以造福于人类,事实上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已经被用来造福于人类,人类的生活品质和水平也由于科学成果的应用而不断得到快速的提升,今天很多科学研究项目的直接目的就是造福于人类。
但是科学的目的本身并不是造福于人类,是人类出于各种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利用了科学成果产生的技术造福了人类。科学成果同样可以被用来产生给人类造成灾难的技术,这样的例子同样也是不胜枚举。
科学的目的就是刨根问底,也就是发现各种规律,比如通过天文学的研究所发现的自然规律奠基了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物理学科,但是如何应用这些规律则并不是科学本身的目的。
因此科学家在研究科学的时候只关心这些规律本身,并不需要关心它是否有用、是否危险,当然这并不排斥科学家选择开展自己认为是否有用、是否危险的科学研究工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并不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也包括其它各种规律,比如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各种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同,所发现的规律当然也不同,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揭示“规律”,而且它们也都符合科学的另外两个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揭示规律的学术研究都是科学研究,因为很多学术研究都不完全符合科学的另外两个要素。
但是我们使用科学做什么,这是技术层面的事情,这是科学和技术的区别,这也是我们在中国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我们发明了一个名词叫做科技。
“科技”这个名词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把科学和技术不区分了,统称为科技,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科学产生技术造福或者是毁灭人类,所以科学是发现规律,技术是应用。
科学的精神,简单来讲,六个字:质疑、独立、唯一。
科学的精神既不是怀疑一切,也不是相信一切。质疑不是怀疑。
我遇到很多民科的朋友,他们是怀疑一切。我说你可以质疑,质疑的意思是找出已有的规律不适用甚至失败的地方,这个是质疑,这是好的。但是你怀疑,要推翻,这个是全面怀疑,不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规律“独立”于研究者以及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另外一方面指的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科学研究工作也是独立进行的,只有独立做出的科学研究成果才有科学价值,当然这并不排斥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因为交流与合作往往是激发研究者个人的创造力的有力途径,创造力是最终产生高度原创性的独立研究成果的根本原因。
“唯一”指的是科学规律的唯一性,勿用过多的解释。在这里仅仅引用彭桓武先生在2005年“世界物理学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物质世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十分真诚,“在同样条件下必然出现同样现象”。
由于科学的目的就是揭示科学规律,离开了“唯一”的科学精神,也就无所谓“刨根问底”,科学的目地也就不再存在,当然科学研究也就无法进行,因为科学研究方法基本上就是通过天文学的研究围绕着科学规律的唯一性发展出来的。
科学的方法简单总结: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要符合逻辑,我们能够做推导、计算,一定要通过实证才能够发现科学规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有正确的科学教育,让我们了解了科学方法,我们就具有了逻辑思维的辨别能力。
如果中国的大众普遍具备逻辑思维的辨别能力,我们就不会信谣、传谣,我们也可以识别伪科学。
这些能力应该是在中学、小学的时候去学习的的,当我们失去了这样的机会怎么办?
我现在在做一件亡羊补牢的事情,目前在大学里开设了专门的课程——《科学方法与美学》。通过这个课程,让学生们了解科学的起源、目的、精神、方法,这样又可以了解科学道理是什么。
科学输入中国是近代的事情,因为科学不是产生于中国的,我们从外面输入进来的。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曾经有过三次输入,大规模的输入,我叫做三次科学启蒙。
第一次是五四运动的时候,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那个时候想输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都失败了,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在于民族的存亡。
第二次科学启蒙是1956年的时候,政府发起了“向科学进军”。其实现在来看是向技术进军。我们在科学方面也没有特别大的进步。
第三次科学启蒙是1978年,文革结束之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由国家领导人提出来,因此就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次启蒙实际上带来的是科学"知识"的春天。
这是我们认识科学,不断的进步的一种表现,这三次科学启蒙推进了中国的进步,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科学没有在中国扎根。
因此今天的科学教育,不能只教科学知识。而在科学教育里面很重要的是天文学和物理学教育,因为科学起源于天文学和物理学,要讲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必须从天文史、物理学史来讲。
中国今天需要第四次科学启蒙,我们需要正确的科学教育,既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科学史、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这样我们下一代的人才会具有逻辑思维辨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对于建设创新型中国极为重要。
智见介绍:搜狐教育原创账号,给家长和老师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孩子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来源: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