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9/04

谍战小说∣《异步》之青城烟云

一九三九年盛夏,陇中大地热浪蒸腾。


黄河在青城古镇拐了个温柔的弯,两岸万亩烟田翠色欲滴,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烟草清香。这香味很快将被硝烟和鲜血玷污。

 

辰时刚过,青城石板街上已是人声鼎沸。


罗家大院和高家大院的作坊的伙计们,开始陆续上工。


驴车吱呀呀碾过百年石路,满载着新采的烟叶。


能把当地“甘字”水烟经销到南洋的永丰烟行,新来的账房先生小林一郎站在柜台后,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不在账本上——他正用毛笔在烟叶价目表上做着隐秘记号,那些纤细的墨迹在特定药水浸泡下,会显露出爆破计划的坐标。

 

"掌柜的,来二两上好的棉烟。"一个头戴白帽的回族老汉敲敲柜台。

 

小林抬头,瞳孔微缩。老汉拇指上的玉扳指刻着飞鹰纹样——蒙古德王的秘密联络标志。

 

后院地窖里,烟雾缭绕中藏着更大的阴谋。几个"伙计"正在改装水烟壶,壶底夹层可藏炸药,壶嘴能喷射毒针。

 

"成吉思汗的灵柩三日后到兴隆山,"小林对同伙低语,"我们要在迎灵仪式上制造混乱,让蒙古义士趁机夺取苏鲁锭长矛。"

 

他们不知道,对面"聚友茶馆"的雅间里,军统特工赵坤正用长筒望远镜监视着一切。他手中的青花盖碗茶早已凉透。

 

"目标每日申时发报,"他在密码本上记录,"疑似使用满铁调查部最新式便携电台。"

 

与此同时,三十里外的兰州金城关,陆云龙正接受紧急任务。

 

"青城烟行有蹊跷,"中共甘工委领导指着地图,"日本人可能借水烟贸易做掩护,企图破坏成吉思汗灵柩迁移。"

 

陆云龙推推金丝眼镜:"听说军统的人也去了?"

 

"所以更要小心。这次灵柩迁移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绝不能让敌人破坏。"

 

窗外传来报童的叫卖:"看报看报!成吉思汗灵柩昨日抵榆中,万众跪迎!"

 

陆云龙望向窗外奔流的黄河,想起古籍记载: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此饮马。八百年后,他的灵柩却要为躲避日寇而迁徒,历史何其吊诡。

 

青城夜雨淅沥。悦来客栈二楼,陆云龙假扮烟商查阅账本,忽然听见窗外异响。

 

推开木窗,只见黄河浊浪中有人挣扎。他毫不犹豫跃入水中,救起个蒙古装束的年轻人。

 

"巴特尔!我叫巴特尔!"青年高烧中呓语,死死攥着怀中的牛皮囊,"长生天见证...我不能背叛草原..."

 

陆云龙更衣时,意外发现巴特尔内衣绣着双头鹰徽记——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标记。

 

深夜,巴特尔突然抽搐,从伤口渗出的血水浸湿了牛皮囊。陆云龙抢救时,囊中滑出封密信,蒙文写着:"灵柩抵达日,草原重生时。苏鲁锭归位,黄金家族兴。"

 

他心中一凛:原来日本人真正目标是成吉思汗的苏鲁锭长矛!这柄象征蒙古军魂的圣物若被分裂分子获得,后果不堪设想。

 

次日烟市,三方势力悄然交锋。

 

赵坤假借品茶,在茶馆二楼测试烟行电台频率;陆云龙以采购为名,探查烟叶仓库;小林一郎则暗中与蒙古分裂分子接头。

 

变故发生在申时。巴特尔偷跑出客栈,踉跄冲向烟行报信。陆云龙和赵坤同时追击,三人在烟行后院迎头相撞。

 

"八嘎!"日本特务拔枪射击。

 

赵坤突然推开陆云龙,反手两枪击毙特务:"妈的!先打外人!"

 

枪声惊动全镇。三方在烟箩筐间对峙,水烟沫漫天飞舞。

 

"军统?"陆云龙喘着气问。 "中共?"赵坤冷笑,"看来目标一致。"

 

巴特尔突然跪地痛哭:"他们抓了我妹妹!说不用苏鲁锭交换就..."

 

雨幕中,三双沾满烟沫的手终于握在一起。

 

灵柩抵达前夜,兴隆山灯火通明。朱熹题写的"一代天骄"金匾下,三万军民静默肃立。

 

赵坤带人清查驻军,果然发现饮水中被下迷药;陆云龙组织学生队,在关键点位布设暗哨;巴特尔则假意配合,将日特引向埋伏点。

 

卯时三刻,庄严的迎灵号角响起。十六匹白马牵引灵车缓缓行进,蒙古族老者吟唱古老的《苏鲁锭颂歌》。

 

突然,几个"烟商"推着水车冲向灵车——车内藏着改装后的水烟壶炸弹!

 

"为了长生天!"巴特尔嘶吼着扑倒引爆者,两人滚下山坡。

 

枪声四起。赵坤带军警围剿烟行匪徒;陆云龙指挥群众疏散;苏联顾问彼得罗夫"意外"掐断日特通讯频率。

 

小林一郎最终被围在文昌殿前。他举刀狂笑:"天皇陛下万岁!"

 

"万岁的是中华民族!"赵坤扣动扳机。

 

硝烟散尽,巴特尔满身是血地捧着一截断矛走来——他为保护苏鲁锭,用身体挡住了手榴弹。

 

"告诉妹妹..."青年气息微弱,"我沒给草原丢脸..."

 

雨后的兴隆山云雾缭绕,成吉思汗灵柩安然供奉于大佛殿。三万军民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蒙汉回藏各族歌声汇成洪流。

 

赵坤将一包青城水烟塞给陆云龙:"下次见面,可能就是敌人了。"

 

陆云龙接过烟丝:"但今天,我们都是中国人。"

 

远处,黄河依旧奔流。八百年前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在此饮马,八百年后他的英灵见证着:任凭异步的各方如何角逐,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脉搏,永远如黄河般奔腾不息。

 

青城水烟依旧飘香,但在那缕缕青烟中,永远融入了1939年夏天的硝烟与热血。巴特尔的妹妹后来加入抗日队伍,她总说:"哥哥用生命守护的,不只是苏鲁锭,更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魂。"


一面高家青城面庄店招下,两个操着西安口音的客商,面前摆放了一叠海碗,这一通吃,着实解馋了。他们把榆中成陵的过程,汇报给延安社会部。


原来当年日本占领东北(包括内蒙东部地区),另立绥远伪蒙政府,省会呼和浩特。为了收服人心,伪方受日方指使,打算将成吉思汗陵榇从鄂尔多斯东迁600多公里劫入占领区。当时民国中央政府得知消息后,抢先一步,决定西迁陵榇800多公里到榆中县兴隆山大佛寺避乱,前后暂厝(1939~1949)10年。兰州解放前,马家军又迁成陵于青海塔尔寺,前后暂厝5年。全国解放后,于1954年重新迁回原处,即今鄂尔多斯。


当然,这是后话啦,成陵的内迁,进一步昭示了中华儿女的团结和凝聚力。(未完待续)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迁都...
一九三九年盛夏的兰州,空气里弥漫着黄土与战争的气息。蒋介石站在白塔山巅,望远镜缓缓扫过全城。他身旁的侍从室主任林蔚手持地图,低声道:"委座,兰州地势险要,四面环山,黄河穿城,易守难攻。更关键的是.....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兰州城的冬天,黄河结了一层薄冰,如同此刻李振远心中的寒意。他站在战地文化服务处的窗前,望着不远处八路军办事处的青砖小楼,知道自己和同志们的处境正像这冰面般脆弱。“丛社长引荐的这个职位确实方便。”李振远...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北境...
一九三八年深秋,兰州拱星墩机场上空传来不同于往日引擎的轰鸣。三架涂着红星的SB-2轰炸机撕裂云层,在黄河上空划出优雅的弧线。机场边缘,军统特工徐远帆举起望远镜,嘴角泛起冷笑:“俄国佬终于来了。”阿拉木图...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街巷...
一九三七年深秋,黄河水变得更加浑浊,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和战争的讯息,滔滔穿过兰州城。作为西北枢纽,这座古城正经历着千年未有的变局。兰州城内,酒泉路上的“西北大厦”刚刚落成,五层高的西式建筑矗立在传统...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烽烟...
一九三八年冬,寒风格外凛冽,卷着黄沙扑打兰州城。战争的阴影终于降临这座西北枢纽。十二月四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日本轰炸机的轰鸣声已撕裂长空。首批二十七架九六式轰炸机从山西运城机场起飞,直扑兰州。警报凄...
view more
谍战小说∣《异步》之鹰击...
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日,黎明前的黑暗笼罩兰州。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幽光,铁桥如沉睡的巨兽横跨两岸。拱星墩机场,苏联援华的伊-15、伊-16战斗机已列队待命。中国空军第十五中队队长李桂丹站在跑道旁,望着东方微白的...
view more
谍战小说∣《异步》之千里...
一九三九年春,苏联援助的大批物资堆积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汽车零件、航空汽油、火炮、药品——这些抗战急需的物资需要尽快运往兰州,再分发各战区。然而,通往甘肃的道路漫长而危险。河西走廊千里绵延,北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黄河...
一九三九年夏,黄河进入汛期,浑浊的河水奔腾咆哮,如同中华民族压抑的怒吼。兰州黄河铁桥下,一排排羊皮筏子整齐排列,这些西北特有的水上运输工具即将承担起一项艰巨使命——将苏联援助的高射机枪和其他战略物资经...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油矿...
老君庙下的时空暗流,黑金灼目。1942年5月,河西走廊的风裹着砂砾抽打吉普车篷。蒋经国抹去车窗上的黄尘,瞳孔骤然收缩——数百座木质井架如枯骨刺向苍穹,原油从地缝渗出,在骄阳下凝成蜿蜒黑蛇。玉门油矿总监张心田...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