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9/05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迁都迷局

一九三九年盛夏的兰州,空气里弥漫着黄土与战争的气息。


蒋介石站在白塔山巅,望远镜缓缓扫过全城。他身旁的侍从室主任林蔚手持地图,低声道:

 

"委座,兰州地势险要,四面环山,黄河穿城,易守难攻。更关键的是..."林蔚指向西北,"距苏联边境仅一千二百公里,必要时可获支援。"

 

蒋介石不语,目光投向远处冒着黑烟的工厂。那些从东部内迁的军工厂正在加紧生产,工人们的号子声随河风隐约传来。

 

"报告!"军统徐远帆快步上前,"城防工事勘察完毕。四大城门可改建为永久性防御工事,白塔山、五泉山可设置炮兵阵地。"

 

此时,几个包头巾的回族老人正在山下跪拜,诵经声随风飘来。蒋介石忽然问:"西北诸马态度如何?"

 

林蔚与徐远帆对视一眼:"马步芳表示'誓死保卫领袖',但要求保留青海军政大权。马鸿逵则提出需增加军饷..."

 

突然,刺耳的防空警报撕裂长空!十余架日机从云层中俯冲而下,炸弹如雨点般落向黄河铁桥。

 

"委座快避!"卫兵急呼。

 

蒋介石却屹立不动,冷静观察着防空火力的反击。只见苏制高射炮喷出火舌,一架日机拖着黑烟坠向皋兰山。

 

"好!"蒋介石难得露出笑容,"告诉苏联顾问,再要二十门这样的炮。"

 

深夜,九间楼灯火通明。蒋介石指着沙盘问:"水源如何解决?"

 

水利专家沈百先立即应答:"黄河水量充足,可建多级提灌工程。城南五泉山、城北白塔山均有优质泉水,日供水量可达万吨。"

 

"粮食储备呢?" 甘肃省政府秘书长丁宜中躬身道:"河西走廊可年产粮食百万担,宁夏平原..." 话未说完,徐远帆匆匆闯入:"委座,截获日谍密电!敌人已知晓我们的迁都计划!"

 

蒋介石冷笑:"果然有内鬼。"他忽然转向角落,"谢觉哉先生,你们八路军能否确保陕北至兰州通道安全?"

 

中共代表谢觉哉从容应答:"只要真心抗日,我军必全力保障交通线畅通。但望政府也能保证给八路军的补给不被克扣。"

 

空气瞬间凝固。国共双方代表目光交锋,仿佛能迸出火花。

 

次日黎明,蒋介石独自登上皋兰山。朝阳下的兰州城宛如一幅泼墨山水,黄河如金带缠绕。他看见苏联运输队的卡车正蜿蜒驶过铁桥,看见工人们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看见回汉百姓共同抬着日军炸弹的残骸游行...

 

"报告委座!"通讯兵送来急电,"武汉失守!" 蒋介石手一颤,望远镜险些坠落。

 

那一刻他明白,迁都兰州已不是选择,而是必然。但这个决定牵扯的各方势力——苏联的援华意图、中共的抗日诚意、西北诸马的割据野心、日本特务的破坏阴谋——都将在这片黄土地上激烈碰撞。

 

下山时,蒋介石对林蔚说:"告诉所有人,迁都之事暂缓。" 林蔚愕然。 "我们要等,"蒋介石望向滚滚黄河,"等所有异步的势力,都露出他们的真实面目。"

 

九间楼的灯光彻夜未熄。谁也不知道,这个夜晚的决定,改变了整个西北的战局。而兰州这座古城,即将成为异步博弈中最关键的棋子。

 

一九三八年的兰州城,黄河水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奔流向东,一如这座西北古城中暗流涌动的各方势力。作为抗战大后方,兰州既是连接中苏的国际交通枢纽,也是各方情报力量角逐的隐秘战场。

 

黄河北岸的贤后街上,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门口挂着「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的木牌。

 

院内,党代表谢觉哉正与处长彭加伦低声研判情报: “苏联援华的二十架战机已抵达迪化,日军特务必定有所行动。” “军统那边已经增派了人手”

 

彭加伦指着地图,“他们在白塔山下新设了监控点,美其名曰保护办事处安全。”

 

与此同时,位于木塔寺的军统兰州训练班里,副局长戴笠正在训话: “日本人在额济纳的据点虽被端掉,但新的间谍网已经渗透进来。诸位的任务就是把他们挖出来——顺便盯紧河对岸的‘朋友’。”

 

培训班里,爆破系学员在练习制作炸药,俄文系学员在背诵俄语密码。这些学员毕业后将被安插到西北各地,成为军统监视日谍和中共的重要眼线

 

三方势力的微妙平衡。八办的红色桥梁 办事处院内,一架石磨暗藏玄机——磨盘下埋着电台天线。工作人员借磨面之机收发电报,将苏联援华物资情报传往延安。


 “这是最新一批高射机枪的运输路线,”谢觉哉将微缩胶卷藏入烟斗,“需要经过军统控制的检查站。” 


他们通过黄家园84号的豆浆铺传递情报。老板赵子明每天清晨给办事处送豆浆,热腾腾的桶底夹层里藏着各地送来的密报。

 

军统的暗影行动,军统兰州站站长徐远帆在西北大厦包下套房,借宴请之名搜集情报。某次酒会上,他故意将假情报泄露给伪装的日谍: “苏联石油专家下周抵达玉门,”


徐远帆举杯轻笑,“日本人果然上钩了。” 


他们最大的成功是策反日本特务机关翻译官刘先生,从而获知日军轰炸兰州的精确计划。

 

日本特务的隐秘渗透,日本特务化装成皮货商,在黄河码头建立联络点。他们用特殊药水在羊皮上绘制地图,标注出苏联物资仓库位置。 最猖獗时,日军在额济纳东庙设立基地,拥有200多支枪械、3辆汽车和2部电台,甚至修建了临时机场。

 

空袭与反制 1939年2月,日机对兰州发动大规模空袭。军统提前截获情报,但徐远帆选择性地只保护国军设施——他指望炸弹能「误伤」八办。 没想到八办早已通过自己的渠道获知消息,不仅转移了人员,还趁机拍摄到军统见死不救的证据。

 

油矿争夺战 当玉门油矿打出第一口油井时,日本特务企图破坏油田。军统与八办罕见地联手行动:军统提供炸药和爆破专家,八办动用地下运输线将安保设备运抵油田。 “油田关乎整个抗战,


”谢觉哉对徐远帆说,”我们的账可以慢慢算。”

 

纸面上的战争 中共通过《西北青年》《战号》等刊物宣传抗日,军统则查封这些「赤色宣传品」。某期杂志被查禁前,八办将日军暴行照片偷偷夹入国民党官员的公文包里——次日这些照片就出现在蒋介石的案头。

 

1939年9月,军统截获日谍企图毒毁黄河水源的计划。徐远帆不得不走进八办: “我需要熟悉回民区地形的人,”


他递过毒药样本,“你们在清真寺有群众基础。” 中共地下党员鲜维峻立即动员回民特支,在88坊清真寺布控,最终抓获投毒的日本特务。

 

这次合作促成了一个奇特的情报共享机制:军统提供电讯侦测设备,八办提供群众情报网络,共同保卫国际运输线。尽管双方仍互相提防,但在日军轰炸机掠过兰州上空时,他们会暂时放下政见分歧。

 

军统电讯科员小陈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每个深夜,他用军统电台向延安发送加密情报,同时为军统提供无关紧要的日谍信息维持信任。 某日他突然发现:军统正在监控自己单线联系的上线。他不得不冒着暴露风险,在中央广场留下暗号——盆花左移三寸,表示「危险,速离」。

 

卖水烟的马老汉则是军统线人,他记下每个购买烟丝的外地人特征。但他不知道,常来买烟的回族青年巴特尔,其实是中共回民特支的情报员。

 

黄河铁桥依旧车来车往,苏联援华物资的卡车轰鸣而过。在这座西北古城里,明暗势力交错制衡,形成一种危险的平衡。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生活,每句对话都可能暗藏机锋,每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都是精心设计的博弈。

 

但无论各方势力如何异步角逐,保卫这条抗战生命线的目标最终让他们形成了奇特的共生关系——就像黄河水与黄土泥沙,既相互纠缠,又共同奔向大海。(未完待续)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宝鸡...
一九四一年深秋,宝鸡城笼罩在潮湿的雾气中。陇海铁路的汽笛声昼夜不息,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已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枢纽。火车站旁,苦力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物资装上列车。标着“军事物资”的木箱里,装着从全国...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黄河...
一九三八年深秋,兰州城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下,悄然挂起了一块新匾——“中苏文化协会”。当地人私下叫它“黄河书店”,却鲜有人知,这座灰墙青瓦的建筑,正是多方势力暗中角逐的漩涡中心。书店...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圣堂...
一九三四年的秋日,兰州小沟头天主堂的彩绘玻璃将夕阳切割成碎片,洒在长椅上假寐的徐远帆脸上。他军装外套着便服,指尖在《圣经》扉页轻轻敲打摩斯密码,记录着那个日本“考古学家”的异常举动。“他画的是承重结构...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昏之后,黄河浊浪里的血色,是晚霞印象。但是四树巷的胭脂血,惊艳着这里达官显贵。四树巷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像滴血的瞳孔。妓院老板马三爷掂着银元,对龟奴努嘴:“把新货挂头牌,今晚拍卖初夜权。”帘后二十几...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浊浪里的丹青浮沉着心愿的荷灯,羊皮筏上的交易打湿了良苦用心。黄河铁桥的倒影在暮色中碎成金箔。羊皮筏子载着三只檀木箱逆流而上,箱内敦煌矿彩与银元碰撞的脆响,被浪涛吞没。筏工老周抹去额前血渍——昨夜为...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铁桥...
黄河浊浪下的无声硝烟,酱缸密令,亦是如此传奇。1949年8月23日深夜,兰州西关酱园地窖。腐乳的酸涩味掩盖了电台的嘀嗒声,地下党负责人周秉义蘸着盐水在案板上画图:“黄河铁桥埋了五百公斤TNT,引信室藏在三号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铁桥下的潜伏者清剿战开始了!1949年8月26日正午,沙窝监狱铁门被炸药轰开。硝烟中,解放军战士踩过满地撕碎的“通共名册”,只见三号牢房的砖墙被抠出深坑——昨夜被处决的地下党员用指甲刻满“正”字,最后一道...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大爱...
黄河浊浪里的无声史诗,亦是无名英雄们的战场,为了身前的敌人,为了身后的亲人,他们心怀天下和国家民族。当最后一页硝烟散尽,中山桥的铁铆仍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座1909年由德国工程师建造的桥梁,在1949年8月26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幽灵...
兰州的空气中永远混杂着羊膻味、黄土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广武门外的骡马市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客商、驼队、还有穿着各色制服的人物穿梭不息。就在这市井喧嚣的掩盖下,一张无声的蛛网正在悄然编织。军统兰州站...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