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秋,兰州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与期待。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西北大后方的地位愈发重要,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以各自的方式投身到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战争中。
在广武门附近的车马店里,一场特殊的动员正在举行。
来自重庆国防部的电文,让马步芳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马步芳的代表马继援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面前是数百名回族、撒拉族和东乡族的青年。
他们大多来自马家军系统,此刻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话。
“弟兄们!日本鬼子占了我们东半壁江山,现在还想打我们西北的主意!”马继援声音洪亮,带着西北人的口音特有的嘶声力竭,“我们是真主的仆人,也是中国的儿子!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责任!”
台下响起阵阵呐喊,青年们眼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在这批新兵中,有个叫马哈三的年轻人格外显眼。
他原是兰州城里有名的摔跤手,此刻毅然放下谋生的活计,报名参军。
“我阿大在南京做买卖,让日本人杀了。”马哈三对招兵的军官说,眼睛通红,“我要上前线,杀鬼子报仇!”
军官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马长官已经组建了骑兵先遣队,正要开赴绥远前线。你就去那里!”
与此同时,在五泉山第八战区长官司令部里,一场高级军事会议正在召开。马步芳、马鸿逵等西北军阀代表罕见地与中央军将领同坐一桌,共商抗日大计。
朱绍良将军站在军事地图前,神色严峻:“日军已占领包头,正沿绥远向西推进。他们的目标是切断中苏交通线,孤立西北大后方。”
马步芳用手掌捋抹了一下下巴,起身道:“朱长官放心,我部骑兵师已整装待发。西北儿郎熟悉地形,擅长骑射,定叫鬼子有来无回!”
陈青作为军统代表列席会议,注意到马家军将领们态度的转变。曾经这些地方军阀对中央政府若即若离,如今在大敌当前时,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团结。
会后,陈青私下会见了马步芳的代表:“马师长,关于前线情报,我们军统可以提供支持。”
马代表点头:“感谢陈组长。我们确实需要日军部署的详细情报。另外...”他压低声音,“我们怀疑日军正在策划煽动西北民族矛盾,可能需要你们协助排查。”
黄河边,马兰正在组织妇女为前线将士缝制冬衣。通过地下党的渠道,她获悉马家军即将开赴前线的消息,心情复杂。
“马家军虽然历史上对红军残酷杀害...血泪难诉,这个血仇在家国面临危机的时候,需要抉择”她摇摇头,甩开过去的恩怨,“如今大敌当前,只要是打鬼子,就是我们的朋友。”
国民党的报纸《西北日报》刊出了兰州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新闻。
对于兰州这个地方,隐藏在兰州的日谍迅速把这一消息,发给大本营。在抗日立场上逶迤应付的马家军阀,开始要出兵抗日。
她通过哥哥马彪联系上马家军中的进步军官,表示可以提供医疗物资和情报支持。让马兰意外的是,对方欣然接受,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马家军中有日特潜伏,试图破坏出兵计划。
“我们必须揪出这个内奸,”马兰对陈青说,“否则前线将士会遭埋伏。” 陈青沉吟片刻:“我有个计划,但需要马家军配合。”
三日后,兰州东教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马家军骑兵师军容整齐,刀枪闪亮,即将开赴前线。朱绍良将军亲自授旗,城中百姓夹道欢送。
仪式进行中,陈青和马兰悄悄离开观礼台,来到附近一处民居。根据计划,他们故意泄露了假的出兵路线和时间,等待内奸上钩。
果然,不久后一个穿着马家军制服的人溜出军营,钻进广武门附近的一家酱园。陈青和马兰带人悄悄包围。
“金老板,情报到手了。”内奸对酱园老板说,“明天拂晓,骑兵师走北路经靖远赴绥远。”
酱园老板——正是失踪多时的吉田秀夫——满意地点头:“很好。帝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就在此时,陈青带人破门而入:“吉田先生,别来无恙?” 吉田秀夫脸色骤变,突然掀翻桌子,桌子上酒菜撒一地,从后窗跃出。马兰早已埋伏在此,举枪拦截。
激烈的枪战在酱园内外爆发。
吉田秀夫负隅顽抗,最终被逼到墙角,几个红川烧酒的坛子成了吉田秀夫遮拦。 “你们赢了这一局,”吉田惨笑,“但帝国的事业必将胜利!” 说罢,他举刀切腹,效忠天皇。
陈青想留活口的想法,还是没有实现。行动组的兄弟朝着面带痛苦的吉田秀夫,射出一梭子子弹。
内奸被擒获,原来是马家军中的一名参谋,早年留学日本时被策反。
马步芳估计知道日谍在他身边,看他如何向国防部交代?
当然,那些污蔑和给陈青制造的一些说辞,随着内奸的显形,陈青自然松了一口气。对于马步芳对他们的种种限制,在他的心中,有了一个想法,需要和他认为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前线战事激烈。马家军骑兵师在绥远边境与日军展开激战。西北儿郎发挥骑射优势,采取游击战术,不断袭击日军补给线。
在包头以西的一场遭遇战中,马哈三所在的小队被日军包围。子弹打光后,他们拔出腰刀,与鬼子展开白刃战。
“安拉胡阿克巴!”马哈三高喊着,手中大刀挥舞,连续砍倒三个日本兵。最后时刻,他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消息传回兰州,全城悲恸。穆斯林同胞在清真寺为烈士祈祷,汉族百姓也自发前往悼念。民族隔阂在共同抗敌中逐渐消融。
马兰和陈青继续在后方与日特斗争。他们发现吉田秀夫死后,日本特务机关派来了新的负责人——代号“黑鹰”的女特务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化名金小姐,以北平商人的身份入住西北大厦,频繁出入上流社会场所。她改变策略,不再直接破坏,而是通过散布谣言、挑拨离间,试图制造回汉矛盾。
一时间,兰州城内流言四起:有的说政府偏袒汉族,有的传言马家军要造反,甚至有人散布“要清算宗教人士”的谣言。
社会气氛陡然紧张。南关十字发生回汉群殴事件,幸亏警方及时制止,未造成重大伤亡。
陈青和马兰意识到必须尽快揭穿川岛芳子的真面目。他们设下计谋,通过一个假的双面间谍向川岛传递信息,称马家军与中央军矛盾激化,即将兵变。
川岛芳子果然上钩,亲自前往约定地点与“兵变领导人”会面。当她发现中计时,为时已晚。
“川岛芳子,或者说金小姐,”陈青从阴影中走出,“你的戏该落幕了。” 川岛冷笑:“你们以为抓住我就赢了?分裂的种子已经播下,迟早会发芽!”
尽管川岛芳子落网,但她散布的谣言已造成影响。马家军与中央军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前线配合也出现问题。
关键时刻,马兰通过地下党渠道,联系上正在陕北的八路军代表,请他们协助调解。同时,陈青也说服军统高层,出面澄清谣言。
最令人意外的是,五世嘉木样活佛亲自来到兰州,在清真寺和佛教寺院同时举行法会,呼吁民族团结,共御外侮。
“日本人是所有中国人的敌人,不分回汉,”活佛在演讲中说,“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保住我们的土地和信仰。”
活佛的威望和真诚感动了许多人,民族间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
一九四零年初春,绥远前线传来捷报:马家军与傅作义部配合,在五原战役中重创日军,收复大片失地。
兰州全城欢庆,各族百姓共同举行庆祝活动。在马兰的建议下,不同民族的代表共同组成“西北抗日后援会”,协调各方面的抗战努力。
黄河边,陈青和马兰再次并肩而立。 “看来异步也能同步,”陈青感慨道,“只要目标一致。” 马兰微笑:“不是因为异步变同步,而是我们学会了在异步中寻找和谐。”
黄河水奔流不息,见证着这座西北古城在战火中的坚韧与成长。
从黄河到长江,从西北到全国,抗战的烽火将中华民族熔炼得更加坚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为对祖国的共同热爱,终于找到了合作的节奏,共同谱写着一曲壮丽的抗战史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