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村的牌坊上,那苍劲有力的题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仅是一个景区的标识,更记录着一位文化使者对甘肃大地深深的眷恋与期盼。
甘肃省第一个乡村旅游典型——花桥4A级景区的牌坊上,连辑部长的题字至今依然醒目。每次路过,我都不由得想起这位在甘肃文化旅游业留下深刻印记的部长。
虽然公开资料中未详细记载连辑为花桥村题字的具体情节,但那些年他的墨宝频繁出现在甘肃的文化地标上,成为连接百姓与文化的桥梁。
墨迹如人,文化情怀的见证
在甘肃的许多文化场所,常能见到连辑的题字。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7月,为纪念甘谷建县2700周年和姜维诞辰1810周年,一场大型书画展在甘肃画院开展。
连辑不仅出席画展,宣布展览开幕,还特意为画展题写了会标,并撰联题词:“先六出再九伐不问成败只为蜀,前孔明后伯约两段三国一份忠。”
这副对联足见他对甘肃历史文化的研究之深,信手拈来的三国典故运用得恰到好处,既褒扬了姜维的忠诚,又展现了甘肃深厚的历史底蕴。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实践者
连辑在甘肃期间,正是甘肃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起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深谙“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之道。
他推动文化旅游融合,主张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有特色的文旅品牌。花桥村作为甘肃省第一个乡村旅游典型,获得他的题字,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连辑的题字不同于一般的官员题词,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文化底蕴。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自成一家,可见其传统文化修养之深。
字里行间,寄托的是期望与情怀
连辑为花桥村的题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期望和寄托。期望花桥村能够发展成为甘肃乡村旅游的标杆和样板。
他的题字提升了花桥村的文化品位,为这个乡村旅游景点注入了文化内涵和灵魂。使得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墨宝永存,文化传承的使者
如今,连辑虽然已经离开了甘肃,但他在甘肃大地上留下的墨宝和文化印记却依然存在。花桥村的题字,甘肃画院的对联,都是他在甘肃文化旅游业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每一次看到花桥村牌坊上那苍劲有力的题字,都会让人想起这位为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部长。他的题字已经成为了花桥村的一道风景线,也是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花桥村的牌坊静静矗立,连辑部长的题字历经风雨依然清晰。那不仅是一个景区的名称,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
那些墨宝背后,是连辑部长对甘肃这片土地深沉的文化的热爱与奉献。它们记录了一个文化使者如何以笔墨为媒,沟通古今,连接城乡,为甘肃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灵魂与活力。
花桥村的成功仅仅是开始,连辑部长题字背后的深意,正在甘肃更多的乡村与古城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约记者: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