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陇上江南”之称的甘肃省康县,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驾齐驱,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工作齐头并进,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全县上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原则,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全民发动、全域推进,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决战脱贫攻坚、城镇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经过多年努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社会风气不断净化,2018年2月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抢抓创建机遇,着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项荣誉,是反映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程度、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康县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提出了“一年夯基础、两年大提升、三年创建成”的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的发展思路,把创城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不搞单打一,科学布局,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全域创建,突出抓好生活、政务等“八个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及文明校园等“五大创建”活动,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担当作为,开拓实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声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齐抓,不断满足城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取得了丰硕成果。
夯实创建基础,上下齐心苦干实干造福城乡人民。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攻坚工程,必须严格对照创建标准,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夯实创建基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康县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创建文明城市的伟大实践,带头示范,充分发动、全民参与、同创共享。以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为统揽,坚持抓“两不愁三保障”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松劲,在补齐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硬件短板上做文章、下功夫,全县350个行政村1641个自然村中97.2%的村社建成了美丽乡村,占全县常住人口82%左右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联盟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康县,去年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注重着力抓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在财力等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多年来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项目优先列入县政府实事工程,保障性廉租房投运,投资近10亿元的棚户区改造及配套项目扎实推进、逐期投运,建成西街好人广场、世纪花园广场等20余处居民活动休闲健身广场,新建改建城区公厕16座,增设停车位600多个,改造了一批居民小区,通过招商引资在城区投放360辆共享电动单车,增开城市公交,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持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重点实施了市政道路、城关体育场、城市“双修”、城区人行道和路灯改造提升、集中供气供热、污水管网建设、河道治理、居民小区改造等30多项城镇重点项目,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狠抓市容市貌整治,下大决心持续开展拆危(违)治乱专项行动,着力根治城市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卫生死角、残垣断壁等顽疾,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了洁美有序、管理规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县城新形象,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对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紧盯创建目标,奋力构建文明幸福活力美丽康县。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康县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着力弘扬主流价值、扎实推进道德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创建内容。紧盯政务服务建设,立足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创建导向,全县政务窗口单位认真落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坚决杜绝门难进、眼难看、事难办现象,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康县名片,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紧盯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城主线,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015年—2017年康县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去年以来,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制定了《康县文明18条》《康县市民公约》等6个文明规范,深入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康县人”“小手拉大手,创城路上一起走”“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等各种广泛性、群众性全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发展4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近2万人,“红马甲”成为康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推动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环境。每年评选表彰一大批“最美”系列人物、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各类先进典型,讲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文明创建家喻户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紧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未成年人关爱工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全面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抓手,广泛开展以“我们的节日”“小手拉大手”“网上祭英烈”“日行一善周行一孝”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感恩教育活动。紧盯诚信环境建设,切实加强了法院、税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两年来,公开曝光失信个人和企业114人次,限制高消费46人次,限制乘坐飞机17人次,限制超标准乘坐火车120人次,推动形成了“社会诚信人人有责、诚信社会人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紧盯创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落实“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主抓、四大班子齐动、全体市民参与”的创城机制,强化网格管理,加大督导问责曝光力度,县级领导强力推动,各部门、各乡镇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忠诚履职,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向、广泛参与、鼎力支持,奏响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干部到群众、从社区到家庭全员参与、全民创城的大合唱,凝聚了创建工作的最大共识和最强合力。
文明无止境,创建无终点,文明城市的缔造,永远在路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21万康县人民多年的夙愿,也是康县四大班子向全县人民和上级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康县将依照创建要求和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固强补弱、优化发展环境、培树文明新风、擦亮城市名片,把功夫多下在平时、下在日常,下在细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常态推进,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努力交出创建人民满意文明城市的优异答卷。(原题目:全县一盘棋抓紧抓实抓细抓结果 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作者:中共康县县委书记、县文明委主任 李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