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部编者按】乡村风景复如何,水碧花香漫山坡。不怨瓢儿娇艳短,别生清香飘县城。草绿接气皆添笑,蝉鸣迎风亦放歌。民宿客栈不须睡,待窗鸟鸣染绸梦。
康县的地形,就是山大沟深,林密路险。村民居住分散、偏远的村子比较多。
即便是这样,康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各部门都有下乡的任务,当地的干部说:这就像走亲戚一样,那是必须的!康县的各级党员干部,不是在乡村里,就是在去乡村的路上。
在工作协同上,康县的各级党员干部的确创造出一套“工作下沉,管理靠前、决策精准、效果优秀”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这样“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工作布局,发挥了最佳的效率,这也是康县模式中的创新。
康县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根据各部门的专业特长,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办法谋划,调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建美丽乡村,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建设一个村完善一个村,不搞半拉子工程。
一是县委农办(乡村振兴局)牵头抓总。美丽乡村建设每年一号文件的调研起草、计划下达、任务分解、资金拨付、协调指导、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和组织竣工验收等,都由县委农办负责。比如,年度计划,乡镇上报后由县委农办汇总,县上主要领导听取汇报,安排按程序经县政府常务会、四大班子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县人大常委会审批后,由县委农办会同县财政局下达。
二是部门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行村申报、乡初审、县审批的管理制度。每年县委一号文件涉及的建设项目,根据业务分类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实施,按照项目申报程序向省市有关部门申报立项,争取建设资金。打破过去各部门单位不协调、不通气、各干各、“单打一”的旧思路老习惯,根据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头实施,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协同一体推进,避免重复施工。同时,每个县直单位每年负责帮建1—2个美丽乡村,每个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帮建单位每年要另外分别帮助30—50万元、10—30万元、2—10万元的资金,压任务让各单位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省上帮扶康县的省政协办、省科技厅、公安厅等单位和市上联系帮扶康县的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检察院、市交警支队、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统计局、市体育局、市文联、市农技总站、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康南林业总场等单位倾情帮助,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是县级领导包抓帮建。实行联乡抓村责任制,县上四大班子每名县级领导每年包抓1—2个项目村,全县30多名县级干部每年总共包抓50多个村。项目村的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资金,都是在县里审批的项目资金计划中确定好的,在各村项目安排上公平公正,根据村上的户数,每村整合安排200万元到500万元项目资金,对每个领导包抓的村同等对待,包抓领导主要负责抓进度、抓质量,不用担心项目资金没着落的问题。项目建设启动后,县级包抓领导每半月在县四大班子联席会上汇报一次各村进展情况,对进度慢、质量差、评比靠后的,各包抓领导要说明原因,作出表态,压实包抓领导责任。
王坝镇大水沟村是我们2012年整合项目启动建设的第一批美丽乡村,在建设中原县委书记李廷俊前前后后跑了几十次,其他领导都一样,比如说,现在有名的几个村,岸门口朱家沟村是原县人大主任杜登芳抓的点,碾坝小河村是原县长文元旦抓的点,大南峪花庙村是原政协主席黄义成抓的点,碾坝玄麻湾是原县委副书记赵亚军抓的点,周家坝田能干村是原县委副书记邱晓旭抓的点,城关凤凰谷是原常务副县长杨永贵、组织部长张小虎抓的点,望关徐罗村是原组织部长杨彦抓的点,长坝山根村是原纪委书记赵爱平抓的点,长坝花桥村是原纪委书记蒙艳琴抓的点,白杨竹园村是原统战部长范亚娟抓的点,阳坝柯家河村是组织部长刘晶抓的点,王坝何家庄村是原常务副县长易红斌抓的点,王坝廖家院是原宣传部长郭力逢抓的点,三河坝秧田村是原宣传部长赵双龙抓的点,两河中营村是原副县长靳文君抓的点,城关土黄沟是原副县长王小元抓的点,铜钱八仙位村是原副县长、公安局长刘邵和政委杨成龙抓的点,平洛团庄村是原政法委书记冯继才抓的点,城关香子坝村是县委常委陈宇星抓的点,长坝吴家坝是副县长李荩抓的点,迷坝四方村是原组织部长张巍抓的点,大南峪窑坪村是原副县长王卫平抓的点,还有武装部政委王贵功、部长哈文章,检察院检察长王礼平、刘映益,法院院长宁杰、王峰等都在各自联系乡镇抓了一些点;中建集团挂职康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强,省科技厅挂职康县县委副书记马锟,青岛市李沧区挂职康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明胜、张强,市上下派的扶贫专员尚凤雷,以及博士服务团挂职干部、深圳等帮扶单位挂职干部,也都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些同志虽然大多离开了康县,但他们的政绩在老百姓的口碑里,将世代相传,正是每个包抓领导人人心中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才形成了一种以干克难的强大合力。(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