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部编者按】新村抱碧江,古道绕清塘。柳落街衢掩,蕾开庭院芳。饭熟鱼即美,酒暖蛋时香。莫怨花姑俏,隔户看时装。
千人千面,百村百样。
如何美化?如何优化?如何凸显文化?如何让村庄活起来?具有展示的表述,又有内涵的故事?用什么产业搞活经济?
总之,康县的基层干部的脑袋想的问题很多。
眼界开阔,自然就有进步和变化。这一点离不开组织大家取经学习。
然后坚持规划引领,不打乱拳、有序推进。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各项规划相衔接、相协调,用高质量、可操作、能落地的规划设计引领建设、调配资源,避免因规划失误造成资源错配和浪费,避免建的村子群众有意见、干出力不讨好的事。
在编制规划设计上,坚持全县统筹安排,引进外脑结合内脑。请专家和县规划局编制了《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在规划基础上制定设计方案,全县350个村按区位环境,统一做宏观指导性的规划设计。
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流动趋势等因素,研判论证哪些村做大开发旅游、哪些村保留提升、哪些村整治改善、哪些村撤并移居,全县350个村分为聚集提升类270个、城郊融合类34个、特色保护类17个、搬迁撤并等其他类29个,分类分层进行规划设计。
充分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群众中有诸葛亮。村庄规划设计由乡镇承担主体责任,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规划以县自然资源局、文广旅局聘请的专业机构为主进行编制,乡镇、村社干部和村民都可以提出意见建议,是各方齐心协力的成果。设计在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班子牵头负责,充分听取乡村木匠、泥瓦匠、粉刷匠等“土专家”意见,广泛征询群众和帮扶干部的“点子”,最终形成设计单位、乡村干部、能工巧匠“三结合”的具体方案,花钱少,接地气,很管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县自然资源局成立了规划局,乡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站,村级成立了规划管理室,形成了县有局、乡有站、村有室的三级完善管理体系。自2013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将村庄规划编制费用列入预算,平均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奖补,每个村3万元左右,土洋结合,花钱少、效果好。
在规划设计落实上:从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等环节严格把关,避免了“边干边看”“随意乱干”等问题。
项目审批中,康县委农办(乡村振兴局)对各村提交的建设项目申请逐一进行审核,先审核建设规划和施工设计,审批通过后,再由乡镇和村社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审批通过后,由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审批文件,随后动员群众启动开工建设,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审批、无审批不建设。
竣工验收中,县委农办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查看资料、现场检查、抽样丈量等多种形式,重点核查是否按规划和设计建设、是否达到规划和设计标准,对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通过,充分体现规划设计的严肃性。(编辑: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