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部编者按】: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历史性转折,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
这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十年来最突出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突出的实践成果就是经济发展有了大提高、生态环境有了大改善。”
这十年中国扎实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也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也不断改革完善。
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总体比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够高,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要坚定信心,不骄不躁,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谨以对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陇南市人大副主任李廷俊访谈录的形式,《解析中国最美乡村:康县,这十年!》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时强调,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要保留一段时间,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异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介绍了曾在一个县域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和决心,用了十年多时间使得落后、贫穷面貌焕然一新,使得农村更美、更富。
这就是康县十年多来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决执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要求,快马加鞭力争发展成为全国“两山理论”的标杆地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地。
做事情容易,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政领导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在我”的历史当地,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精神在康县得到了充分落实和体现----康县县委连续十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全面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对全县350个村统一规划,连续十年分步实施,从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到推进乡村振兴一步步循序推进。
保护生态、乡村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里面“生态振兴”的重要部分,我国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后,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也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康县采取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美丽乡村改造提升,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践行,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只有农民通过产业提升自己的营收,才能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除了生态振兴之外,康县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方面也做出了示范。康县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长久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原则,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椒、区域优势、做精做优”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开发特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实现特色富民强县”的战略。同时,在面对交通相对不便的局限情况下,康县与时俱进借助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形式,大力发展乡村互联网,使得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县委县政府倡导“四个全域”工程中的一个,取得丰硕的成绩----全县培训从事电商人员4000多人次,带动2.4万名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走出了网络致富增收的新路子,成为康县乡村发展产业振兴的一大亮点。
此外,康县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茶马古道文化、红色文化、“女娶男嫁”婚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按照“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生态旅游大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开辟具有康县特色的脱贫之路”的发展策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取得建成2个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和69个旅游示范村的佳绩,还涌现出了兴源土特产郑文山、朱家沟村支书朱彦杰、花桥村返乡青年杨明霞、竹园村创业大学生张小燕等一批先进典型,回馈农村、带动发展,有效促进了人才振兴。
在文化和旅游更加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打造更具有乡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就需要对产业地地域文化进行更深度地挖掘,康县在文旅融合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如平洛团庄、长坝花桥、豆坝谈家大院、岸门口朱家沟、大南峪窑坪,在深入挖掘茶马古道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按照“一村一品”的目标进行维修,成为商贸经济与古镇文化特色融为一体的综合示范村。此外,康县还挖掘各村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高标准建设活动中心、乡村舞台、村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使美丽乡村更有文化内涵,目前已经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350个、村级文化大院266处、乡村舞台305个,这些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绝佳的支撑。
在组织振兴方面,康县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情况,开创了很多创新性做法。如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联动”“协会+农家客栈+农户”“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能人大户+企业+贫困户”等多种乡村组织扶贫模式,构建乡村旅游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了群众脱贫的路径,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丰富了乡村振兴的“组织振兴”类型。
总之,康县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做出如此多的示范,一方面跟党政领导“久久为功,全心为民”“党建引领,助推发展”的执政态度和执政理念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县委县政府“规划先行,统筹发展”“创新模式,引领示范”的创新举措紧密结合。在全国各地都在认真探索、执行国家乡村振兴理论的前行道路上,以党政统筹、生态为基、文化铸魂、产业赋能、互联网助推为特色的“康县模式”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势必会给众多乡村振兴摸索前行着以启发和引导,相信《解析中国最美乡村:康县 这十年!》能够为乡村振兴的决策者、规划者、从业者和普通大众带来启迪和借鉴。(编辑: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