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过。这话说了好多年了,但在三字经里,原文是“养不教,父之过”。
兰州方言里,也有类似的话,“有人养,没人教”,在某种语境中,听上去有点咬牙切齿,意思却和三字经差不多。
《孟子•离娄》中,公孙丑问孟子:“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说:“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则反夷矣。”这话是说,做父亲的教育孩子,孩子要是不听,就很容易去责罚孩子,进而伤了孩子的感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子之间是有天然的代沟的,严父慈母,父高高在上,父权不可逾越。利玛窦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中将其称为儒士利玛窦,而不是教士。利玛窦也惊讶地发现,上帝不是最尊者,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序列中,列在君之下;在宗祠中,列在祖之下。
汪曾祺有篇文章,说父子多年成兄弟,就这样在沉默中,双方度过一生。临了,回头一看,说是父子,莫若兄弟!
但大多数父亲,依然保持着一种威严,和儿子刻意拉开距离,站在父权的阴影里,默默地投去一缕关怀的目光。也有的,把所有的勇气都给了儿子,在现实生活中,他就只剩下怯懦。
在我眼里的父亲们,大多是50后和60后,他们所经历的多次政治运动,除了塑造出缺乏自我、善于攀比、努力趋同的性格之外,实际上也受到了许多隐性的社会创伤。这些基于人际关系,基于人情冷暖,基于时代背景产生的精神创伤,会在无形之中投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说穿了,其实是把自己的失败要从孩子身上找回来,虚假地认为命运还在自己一手掌握之中。
现在说一个人没文化,并不会引起对方多少恶感,但说没品位,就是一个很伤自尊的事情。
品位,更多是被视为身份的象征,就像是某种资产。但培养品位,和读多少书并无直接关系,这就像具有运动天赋的人和苦练的人获得的效果完全两样是一个道理。
具有某种品位,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一个人具有更好的审美,而是为了成就更完整的自我——换言之,在这里,无论品位还是审美,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实现其它目的的手段。
记得多年前,在古镇同里,看到一位参加旅游小姐大赛的模特,一上台就来了一句:“来到这里,让人有一种小桥流水老人家的感觉。”不说则已,说了,鸡毛早掉了一地。
马致远可写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猛地窜出来一位老人家,不怕把老马吓死吗?(作者:李成侠 甘肃日报 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