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康县,大山深沟,对于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人来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态。然而,有那么一天,人们发现大山中的山村,越变越美丽了,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为此,小编将康县作家长篇报告文学《行走村庄》之「青龙山下的美丽村庄大山”读解一叶情深」节选刊出,以飨读者!
每当我行走在风光旖旎的长坝河谷里,就会记起一位作家说过的一句话,“人们可以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因该知道自己到哪里去。”
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这里分享新时代发展“红利”渐渐脱去旧貌的美丽村庄,还有勤劳朴实的人们……只要你用深邃的目光去触摸,用纯净的心灵去思考,它足让人们荡气回肠,为之感动。
暮春之初,4月14日中午,我采访了长坝镇的美丽乡村大山村。
之前,我与镇党委书记杨寿松通过电话,他说,你要采访家乡的美丽乡村,不如去青龙山下的大山贫困村看看,那里正在进行环境整治建设。
青龙山在我的记忆中是一座神奇的山,早年,我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山之静是大自然之睿智,用心头的眸子去抚摸,我便读懂了安静人生的哲学。
幼年时,我目睹青龙山的高耸,思绪轻舞。
母亲说,它传说跟海有关,因而我天真的遐思变得更为斑斓多彩。
海,是图片中印象的东西,我从未见过,而眼前的山之高大,绿波之浩渺……使我童心之想,实在太多。
岁月蹉跎,一晃到了中年。
我今天亲近青龙山,看过山窝的一汪荡漾池水,索性蹲坐在草地上,闻着林中晚春的芳香,对它的爱意才在心的枝头绽放。
由此,我便懂得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绿色生命永恒的光泽。
青龙山的绿色生命,有一种原始奇妙的契合,它们都在努力向上争取阳光。
这里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一叶一花,都可以用自然、清醇、温馨来表达。
——青龙山是静谧的,它特有的地质风貌虽然隐蔽在了绿色深处,但它的神奇却给了故乡人们一种生活的希望。
青龙山是厚重的,它深沉的大绿载负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你看,林风呼啸,绿波涟漪,它滤过外界的沙尘,也滤过了红尘世俗的纷扰,使心更静。
青龙山是庄严的,它的悬崖绝壁都长满了树木与藤蔓,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小草。
虽然它们独坐苍茫,但交融心语,永远向世人展示着自然世界绿色生命的活力。
今天中午,我驱车从许家沟上山,与同行的大山村党支部书记严斌与省科技厅挂职驻村的第一书记闵俊峰,便聊起了村里的情况。
严斌书记说,大山村有9个合作社,251户963人。耕地面积2130亩。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是125户471人。群众主要收入依靠核桃产业和劳务收入。
两年前,村民们的发展观念都很守旧,不支持村里修路、搞房屋亮化实施环境整治项目。
也就是在2015年,村民看到邻村花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邻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成了响当当的乡村旅游4A级景区,大山村的村民思想才豁然开朗了,村民纷纷要求要搞美丽乡村建设。
严斌支书还说,那时他也在思考,花桥村能够充分利用生态和民俗文化资源,争取项目,整合资金,着眼于“绿色银行”建设,让贫瘠的村庄实现了美丽幸福的脱贫梦。然而大山村,更有全县独一无二的青龙山这个绿色“大金盆”,村民怎么能守着它受穷呢?
不知是苍天有眼,还是时代开光。
2016初夏的一天,县委书记李廷俊、县长文元旦陪同原任陇南市市长陈青来村里调研,群众向市县领导呼吁,要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
严斌支书还特别向我提起一件事。
那天,在大垭梁上,林边社的社长郭启程对调研的市县领导说:“我们庄背靠青龙山,祖辈出行走的都是羊肠小路,如果能将公路修到庄里,俺们就谢天谢地了。”
县委书记李廷俊对在场干部与村民说,县委政府会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与省委、省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让每一位村民都过上幸福生活。
陈青市长说,你们村与花桥村相接壤,我相信过两三年你们这里就是“花桥的后花园”。村里群众听过领导的这席话,很是激动。
2016年大山村被县上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又被县上列贫困环境整治村。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目前大山村已基本完成通社道路10公里,修通田间道路18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路6公里,并完成了大垭至青龙山的森林防火通道设计。
行路难,出行难的瓶颈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群众的思想解放了,发展生产致富的激情高了,路子也多了。
聊天中,我们不觉到了许沟社亮丽的文化广场。
严斌支书说,村主任朱有虎家就在这里,带上他,今天我们还要顺便协调一下赵庄社沟坡治理上的事。
突然,我想起严斌还是县上通过公众微信平台民主评选出的“最美村支书”之一。
于是,我问严斌书记,您每天为群众的事情忙碌,感到累吗?
他笑着说:“不累!我这个人有一种毛病,一天只要有村民喊我办事,心里才觉得踏实高兴。”
我说,您们村干部年报酬不过一万多元,值得这样每天忙碌。
他又憨实一笑说,人不光为钱而活着。
如今社会这样好,咱们农民种地植树国家都给补贴,家里人看病,娃们完成9年义务教育都有政府管着,作为一名农民共产党员,应该抱着感恩共产党、感恩新时代而为村民做好服务,才是不负人生而活着;村民信任他让他当这个支书,既然干上了,平常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想简单一点,多为别人的事操心,这样心理平衡了,自然不再顾及报酬多少了……
严斌书记说过这些,我很受感动。
于是我便想到,一个贫困村的支书,服务辖区不足千人,他有多大的公权,但他心里装着村民,想的是村里的发展,所以他每天生活很充实,也感到很幸福。(待续)
(作者简介:王皓,甘肃康县人,甘肃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脚户》,曾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发表过散文、小说等作品。现供职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此文节选于作者长篇报告文学《行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