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地处秦岭以南、巴山以北,习惯上被称为秦巴山区。这一地区山川逶迤,河流纵横。由于山大沟深、土地较为瘠薄,交通闭塞,所以又是中国一个著名的贫困连片地区。秦巴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和亚热带,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类中草药亦极为丰富,被称为“千年药乡”。百余年来,由于人们健康的需要,也为了获得更好的生计,在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农耕生活方式——采药;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之中,生长着一些极为名贵极为稀有的中草药,如金石斛(民间俗称金耳环)、铁皮石斛、草石斛、石米、石龙盘、石豆、一炷香等。这些名贵草药之所以名贵,一是数量极少,生长期漫长,人们极难见到,极为稀缺;二是它们一般都生长在二三百米甚至七八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生命力顽强,采摘极为艰难危险;三是药用及保健功能强,有很强的防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及滋阴补肾,调节人体机能,通经活络,治疗慢性胃病、关节、风湿,降血压血脂等功能。因而价值颇高,价格昂贵,尤其像金石斛(金耳环),市场价曾一度达到每克80元左右,有“仙草”之美称,可与虫草媲美。草石斛、石米、石龙盘等草药市场价格也达到每克十元左右。
为了治疗一些疑难病症,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百余年来秦巴山区的老百姓从事采药的传统生活方式一直没有中断。这些山里的青壮年男人利用农闲时间一年四季出没于高山茂林、峡江深谷之间,冒着生命危险攀陡崖、悬绝壁,用他们的吃苦耐劳加智慧勇敢,用他们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技能采回这些“仙药”,不仅补贴了生活,也使这些野生稀缺崖药走上市场,为人们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野生崖药药用保健价值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价值的一路飙升,进山采药的人也越来越多,“采药”这一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在新时代得以更好的呈现和延续。
采药人用自制的简易船筏将自己渡过江,去对岸的山崖采摘草药。
在高峻的山崖下观察悬崖上草药的位置。
开始爬山。由于比较名贵的崖药一般都生长在一二百米至五六百米高度的陡峭悬崖上,所以采摘起来都比较艰险,需要先寻找一条小路攀爬至悬崖山顶,再从山顶(有时是山腰)下绳,将采药人用绳索送至悬崖草药生长处方可采得,而要攀爬一座五六百米高度的荆棘密布的大山,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艰难路程。
下绳前祭拜山神。祈愿山神保佑平安顺利,采回崖药。
下绳。六十多岁采药老人今天照样能下绳采药。
三位采药人在山顶放绳。秦巴山区的采药人一般都会结伴同行采药,少则三四人,多则五六人不等。一人下绳,至少需要二至三人在山顶放绳配合才行。
下绳的采药人在数百米高度的陡峭悬崖上寻找、采摘崖药。
下绳的采药人被同伴拉上山顶。每次进山采药,他们会根据采药地草药的数量,自己的体力等,选择下绳两次或三次,以便采得一定数量的崖药。
采药人在数百米高的悬崖上艰难攀爬,饿了,吃点自带的干馍、麻花;渴了,喝上几口山泉水。采药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采得崖药,石米、石蜈蚣。
为秦巴山区吃苦耐劳、勇敢智慧的采药人,在山崖上行走。除了一些名贵草药(俗称仙药,如金石斛、草石斛等)生长数百米高度的寸草不生的光秃的陡峭悬崖之上,一些较低矮、平缓的山崖上也生长着一些草药,如铁皮石斛、一炷香、石龙盘、青龙盘等,价值价格亦不菲。在这些地方,采药人可以利用绳索、山崖上的树等进行攀爬采摘,亦可使用长杆采药工具采得。
康县文联主席李勇康,用镜头记录下陇南山崖上的采药人,《甘肃摄影界的中国本草》这组反映真实的照片,获得了社会专业机构的认可。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人,急切地把镜头对准原生态的人们,使得人们分享到传统生活和生态的记录过程和留存的影像。我们不光要为镜头里面的“采药人”点赞,也为摄影者的独到和观察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