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甘肃远古文化的学术梗概,这是一堂甘肃省情的报告提要,这是一组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轴线,这是一曲传颂万年的祖国赞歌。这里的一句话,可以演绎为一本书;这里的一个名,可以编篡一部史。新思维、新视觉、新材料,有科学考古新发现、有大胆探索新创想,是对甘肃省情的一次文化梳理,是旅游攻略的精髓所在。秉承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甘肃故事、讲好家乡故事之宗旨,以期激发世界各界友好人士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关注甘肃、旅游甘肃的热潮。
这里是天水,天水是天河注水、聚湖成名的泽润八方、纵横驰骋,天水是关陇锁钥、华夏名郡的国家藩卫、泱泱秦风;天水是羲皇一画开天、人文肇启的垂裕后昆、与天地准,天水是秦公雄踞陇右、虎视六合的老秦纠纠、谁与争锋?
是伊人水岸“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目盼兮、燕语莺声,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所向披靡,无往不胜;是杜子美流寓秦州“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李太白壮游南山“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的书破万卷、挥袂生风 ;是关陇古道天水境内筑路水平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千百年来诗人笔下关山月、陇头水的苍凉与悲壮、惆怅与憧憬、困顿与激昂,那时的陇坂陇坻、陇水陇首已是悲凉苦寒之诗词意象,恰似“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谷却难迷”的千古唏嘘,又如“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的仆仆风尘。
是秦州伏羲庙坐北朝南、飞檐反宇,恩德广大、古柏参天的气度非凡、宏阔幽深;是玉泉观北迤青山、南俯州城,泉水莹莹、清甜透脑的饮者疾愈、祈福承恩;是南郭寺开山迄今一千六百多年的陇右第一名刹,中国文学史上双子星李白、杜甫双双留下的歌咏诗作高天厚地、星拱北辰;是“二妙轩”诗碑书圣二王墨宝与诗圣杜甫诗情博于一炉的珠联璧合、妙境同臻。
是“东方艺术雕塑馆”麦积石窟历经10多个朝代的皇家石窟、东渐西传,千年佛国、中西壁合;是卦台山人文始祖伏羲观天法地、演绎八卦的教化众生、问祖寻根;是仙人崖三崖五峰、殿阁凌空的望断尘嚣、香火鼎盛;是石门山两峰对峙、石门天成的云海苍茫、侧岭横峰;是天水麻辣烫甘谷红辣、麦积花椒的激情碰撞熬出的口味狂欢、万象人生;是天水浆水源自远古、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女织男耕。
是甘谷磐安镇毛家坪遗址规模宏大、地层清晰,年代与地望实证了2700年前“华夏第一县”的千年古冀、信而有证;是朱圉山不击自鸣、鸣则兵起,名垂禹典、绵邈横亘;是大象山甘谷大佛乘象入胎、隋唐风韵,静穆慈祥、渺渺梵音;是永明寺三宝常住、万善同归,无上法门、入净出尘;是黑三潭祥云萦绕、空谷幽兰,潭伴寺馨、寺依潭声;是华盖洞红缦绿顶、铁瓦僧帽,佛道儒祖、探幽索胜;是姜维衣冠塚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的才兼文武、身怀孝忠;是古坡草原绿浪起伏、牛羊满坡的星垂旷野、朗月清风。
是武山携秦岭之雄,拥陇山之厚的连绵起伏、经武纬文;是天水最高峰卧牛山山脉天爷梁和太皇山的一试高低、瑞气祥云;是老君山与鲁班山南居北坐、俯瞰渭河,水波不兴、朗朗乾坤;是水帘洞溪水潺潺、洞檐如注,相辉相映、韵和意顺;是拉梢寺石窟世界第一露天摩崖浮雕大佛的祈福纳祥、敬守良箴;是木梯寺石窟唐风宋韵、三教合流的心香善念、夜行航灯;是宁远古堡踞山为险、土堡残墙的保境安民、风调雨顺;是鸳鸯玉夜光杯墨翠斑斓、晶莹秀澈的世济其美、薪火相承;是武山温泉除尘涤垢、容光焕发的飘飘欲仙、千古氤氲;是草川大草原一碧万倾、野花飘曳的别有天地、旷心怡神。
是秦安环县皆山、雄浑坦荡,贤人君子、代不绝人的民安物阜、履信思顺;是伏羲点燃中华文明薪火,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羲皇故里、兆民拜恩;是陇城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 ”的唐皇亲祭、天下大治,娲皇故里、三风显圣;是九龙山磅礴百里、九湫潋滟的神山圣水、风物伟瑰;是秦安文庙建筑风格前后呼应、东西并列的德配天地、仁贯古今;是秦安万亩桃园桃花烂漫、蜂舞蝶飞的桃花十里、三世三生。
是清水三皇谷地衔秦陇、轩辕故里,人文初祖、长于上邽的五帝之首、土德之恩;是大地之母女娲补天石巨石平阔、拔地而起,五色神石、补天立极的开世造物、万象始更;是秦亭遗址非子养马奏功、封秦赐赢的以秦为号、尝胆卧薪;是牛头河深潭悬石、青岩流珠的山河向美、如月之恒;是万紫山蓝天白云、奇岩怪石的花石之崖、灿然一新;是鲁恭姬碑书法质朴、结体均衡的唐楷发端、汉隶遗风;是仪制令碑右书“贱避贵,少避老”,左书“轻避重,去避来”的南宋世上最早的交通法规;是庞公石纹理多彩、斑斓致密的可雕可凿、妙然天成。
是张家川横亘甘陕、崎岖迂回的津关险塞、陇右要冲;是关山82条沟谷凡沟有水,凡谷有溪,凡涧有流的山鸣谷应、万忧皆休;是云凤山八卦崖下、乱石丛生的岚气缭绕、陇坂景胜;是恭门镇卧龙山老庵寺三废三兴、浴火重生的唐朝古刹、知往鉴今;是马鹿景区九折盘旋、千年遗响的关山巍巍、高耸入云;是秦家塬群马食草、百骏饮泉的秦皇牧场、古雅静深;是马家塬遗址战国晚期西戎贵族随葬豪车髹漆金彩、秦楚互鉴的奢贵精美、逸辈殊伦。
(本文摘自胡玮《看一万年的中国到甘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