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2/08/07

眼底传真:陇南乞巧女儿节

西和妇女把心目中最敬仰的天上善织云锦布的织女称为“巧娘娘”,“乞巧”就是当地妇女向“巧娘娘”乞求智慧、心灵手巧和幸福婚姻,是西和女儿追求自由婚姻和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西和乞巧活动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程式。
(摄影:草木果  拍摄地点:陇南西和县长道镇宁家村)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守护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绘就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激活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赋能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重塑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陇南文化符号的文化自信与...
编者按:陇南文化符号的文化自信与当代价值:西和乞巧、康县婚俗、文县池哥昼与茶马古道的现代启示,以及中国陇南文化节的创意。陇南,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北的文化明珠,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
view more
乡见丨红古旅游从过境地向...
一、当前运营困境及成因分析(一)硬件配套不足,制约产品竞争力1、交通成本较高兰州至海石湾往返230公里(较同类产品如兰州至刘家峡160公里),导致一日游人均成本增加40-60元,价格优势缺失。2、基础设施短板鑫源农...
view more
甘肃重点报道内容力排行榜...
根据城市符号数据分析,甘肃省被《人民日报》报道较多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按相关性和报道频次排序):1.定西市临洮县报道内容:临洮县因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机制、高原蔬菜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成果被多次报...
view more
甘肃省田园政务效能排行榜...
根据甘肃省各县区融媒体和公众号的报道资讯,结合2023年至2025年期间公开的政务活动信息,以下是部分县区在“田园政务‘’、“下乡检查指导工作”中的典型表现及活跃度排名分析。由于官方未公布完整的88个县区具体排...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