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7/08/27

兰州旅游构划了「十三五蓝图」

兰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兰州市“十三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建成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做大做强黄河风情线、兴隆山、树屏丹霞、连城4个大景区,把兰州市打造成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名城、黄河文化旅游体验之都”和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文化目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

到2020年,全市文化企业集团达到20家,规上文化企业达到12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明显高于经济首位度比重,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支柱产业。

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传统媒体的新思维,扩大兰州广播影视和现代传媒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打造西北地区广电传媒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所有已通电自然村农户都能收听、收看到4套以上广播和20套以上电视节目,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8%,其中兰州市级广播节目的覆盖率达到93%,市级电视节目的覆盖率达到90%,电影票房保持年均15%的增长率。

旅游目标: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67亿元

《规划》确定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67.34亿元,年均增长18.71%;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到9911.85万人次,年均增长17.11%。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20万人。全市建成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做大做强黄河风情线、兴隆山、树屏丹霞、连城4个大景区,打造青城古镇、河口古镇、连城古镇、阿干古镇4个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培育6个产值过亿元的旅游企业,深度开发黄河风情、丝路文化、金城揽胜、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古镇民俗、特色节会、美食购物等8大旅游品牌产品。全市建成旅游示范乡镇20个、旅游专业村50个、标准化农家乐2000户。

产业布局:一核一带四大板块

为突出文化旅游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文化与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在市域内推动“一核一带四大板块”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一核为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核,即兰州中心城区。重点突出兰州市城区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核心功能,打造文旅商融合,聚集都市观光、时尚购物、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山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秀文化旅游城市。

一带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即市域沿黄河区域。重点培育兰州市沿黄文化旅游增长轴,将永靖至兰州段建成“黄河文化观光长廊”,将兰州至景泰段建成“黄河文化休闲长廊”,开发黄河漂流、古镇体验、影视拍摄等产业项目,打造一条集中展示黄河文化景观和西部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产业带。

四板块即兰州新区都市游乐板块、丝路文化体验旅游板块、生态郊野休闲旅游板块、原乡民俗风情旅游板块,构建兰州市文化旅游发展重点经济区域。

四大板块:构建文化旅游发展重点区域

兰州新区都市游乐板块即市域北部的兰州新区及周边区域。利用空港新城的客源集散优势,通过主题游乐园、影视基地等都市游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提升新区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将兰州新区打造成兰州都市游乐体验示范区、西部休闲游乐强区、中国游乐旅游名城。

丝路文化体验旅游板块即红古区、永登县境内庄浪河—大通河沿线区域,辐射兰州市西北部。以丝路文化、古驿站文化、土司文化、河湟文化、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大通河沿线的鲁土司衙门旧址、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苦水玫瑰、猪驮山等优势资源,推进市域西北部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机整合,培育发展高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

生态郊野休闲旅游板块即西固区、七里河区、城关区、榆中县境内关山—石头坪—大尖山—石佛沟—大兰山—兴隆山区域,辐射兰州市南部。依托兴隆山大景区、大兰山景区、石佛沟大景区、关山山地运动公园、金城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以生态郊野休闲旅游为主的慢节奏、近郊型生态旅游目的地。

原乡民俗风情旅游板块即市域东部的榆中县、皋兰县区域。依托什川古梨园、青城古镇等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与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古镇文化相结合,开发主题民宿、设施农业、民俗体验、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通过板块内核心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开发、旅游项目的集聚建设,打造集文化旅游体验、现代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原乡民俗旅游目的地。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守护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绘就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激活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赋能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特写丨用诗情画意重塑乡村...
编者按:2016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海天采写的《用诗情画意破解贫困难题》,让康县全国闻名,因为在甘肃的最南端的小县城,正在我国乡村振兴国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梦想叫"汔可小康...
view more
陇南文化符号的文化自信与...
编者按:陇南文化符号的文化自信与当代价值:西和乞巧、康县婚俗、文县池哥昼与茶马古道的现代启示,以及中国陇南文化节的创意。陇南,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北的文化明珠,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
view more
乡见丨红古旅游从过境地向...
一、当前运营困境及成因分析(一)硬件配套不足,制约产品竞争力1、交通成本较高兰州至海石湾往返230公里(较同类产品如兰州至刘家峡160公里),导致一日游人均成本增加40-60元,价格优势缺失。2、基础设施短板鑫源农...
view more
甘肃重点报道内容力排行榜...
根据城市符号数据分析,甘肃省被《人民日报》报道较多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按相关性和报道频次排序):1.定西市临洮县报道内容:临洮县因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机制、高原蔬菜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成果被多次报...
view more
甘肃省田园政务效能排行榜...
根据甘肃省各县区融媒体和公众号的报道资讯,结合2023年至2025年期间公开的政务活动信息,以下是部分县区在“田园政务‘’、“下乡检查指导工作”中的典型表现及活跃度排名分析。由于官方未公布完整的88个县区具体排...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