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酒是久负盛名的酿制酒,以谷物为原料,通过特定的酿制过程,受到酒药、酒曲、和浆水(泡米水)中不同的霉菌、酵母等共同作用下而酿制成的发酵酒。
长期以来,以家庭自酿为主,或自酿自饮,或以酒换粮,或兑日用品,向无定规。
清乾隆时始有文字见之于史籍,时有诗人江得符的《我忆兰州好》多次提到兰州的酒,或是“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要不,就会登高,享受“菊酒艳金波”的诗情画意;冬春之际,黄酒熟,“迩来黄酒酽,还醉瓮头春”。
清末,有作坊专酿黄酒,据《山陕老社修建罗汉殿捐施布施花名碑》记载,时有八仙园、福盛园、五福园等字号。
又《兰州风土记》记载,时有梁家酒坊酿制的梁家黄酒,“每坛值千金,外州县尤涌贵”。
民国时,黄酒消费日增,作假者配制的黄酒,只存半天就酸败,俗称“半日香”。时在绸布街、牟家庄、官园、西关正街,有万和隆、陶园酒楼、华东酒楼专酿黄酒,出酒20万斤。
抗日战争初,为保军民之需,实行禁酿,粮食酒停酿。民国三十三年,杂粮酿酒解禁,万和隆、陶园等6家,年出黄酒约30万斤。
陶园,坐落于黄家园,梁家后人梁郁如接父辈产业,继续酿造黄酒,是兰州黄酒的代表品牌。
1950年,有万和隆(牟家庄)、陶园(黄家园)、永华楼(西关正街)、华东楼(官园后街)等4家酿制黄酒。拥有资金416万元,木榨4付,酒缸40口,年产黄酒50吨。
在其后的工商业整顿和合作化运动中,陶园停酿,专事餐饮业。至此,兰州具有代表意义的黄酒品牌停止酿造。其后,时有作坊(黄酒酿造合作社)以及粮食加工企业(小米加工厂、兰州食品厂)酿造,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兰州黄酒。
兰州黄酒属低度酒,低温发酵,多在冬、春季酿造消费,故称“春酒”。
陶园酿造黄酒,将谷米经水淘、浸泡、蒸煮、摊凉、拌曲、发酵、澄清、煎煮等工序,拌曲时要加入当归、柴胡、生地、山栀、陈皮、黄连、贝母等十多味中草药熬制的药水或药渣,连同泡米水一同入酿。
酿造用水都选用五泉山泉水,用自来水酿造的,酒味不正。草药的加入,不但使黄酒口感滑润、酒香可口,还使黄酒有了驱寒暖体、舒经活络,强体壮骨的药用价值。(作者:介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