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1/12/02

草根主流同频 让国风从小众到流行

时值当下,不论是作为一种文化底色,还是作为一种审美取向,“国风”在年轻人之间都显得风头正盛。随手打开抖音或是B站,以传统服饰、传统乐器、中国历史民俗为主题的长短视频往往大受欢迎。在文化市场上,从音乐到影视、从综艺到游戏……几乎所有年轻人喜爱、关注的文化产品类型,都将国风元素视作新的“流量密码”,而在“草根”属性更强的网民自发创作中,国风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谈起历年来优秀的国风作品与传播案例,许多资深“国风迷”都如数家珍。对于那些见证国风成熟定型、与国风作品共同成长的人而言,国风早已不是什么新生概念。然而,不论此前是否关注,所有人都能看出:最近几年,国风的火爆速度正迅猛飙升。大众化、流行化的趋势,让国风彻底脱离了小圈子“圈地自萌”的状态,成了不折不扣的主流文化。

从结果上看,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无疑是件令人欣慰的事。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人们也难免会好奇:国风何以在多年“厚积”的基础上突然薄发,在影响力上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从许多角度分别展开。不过,如果要问促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的升级进化,或许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任何流行趋势的形成,都离不开传播的助力,国风的流行化与大众化也不例外。国风的核心内涵,无疑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对国风的喜爱,本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认同。然而,传统文化自古有之,国风的流行却并非常态。“国风”二字原本出自《诗经》,这一概念带动传统文化复兴,与21世纪初在唱片界登堂入室的“中国风音乐”不无关系。

当时,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等流行歌手为代表,不少拥有歌迷基础和传播能量的音乐人,都将寻找创作灵感的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由此掀起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波“国风热”。尽管在今天的视角下,当年不少打着“中国风”招牌的作品,都有对传统文化钻研不足、简单堆砌浅白元素的嫌疑。但不可否认,“中国风音乐”的流行,激发了最早一批年轻网民深度加工、重新演绎传统文化,使其融入流行。

应当看到,在国风文化的早期传播中,专业人士的创作与草根社群的活动,是两条互有影响,但交集有限的“并行线”。在主流的传播渠道中,国风是由艺术家、文化人士和传媒行业共同定义的。相比之下,网民群体对国风的理解和发挥,则更多属于自娱自乐、“用爱发电”的范畴。

其实,许多年轻人都是通过主流渠道了解到国风、进而爱上国风、开始传播国风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条传播路径都并未充分融合。以“汉服圈”为例,最热衷于复兴、推广汉服文化的网络社群,曾经只是一种比较边缘的亚文化。在这种“各玩各的”的传播模式下,主流渠道的国风传播常常曲高和寡,而草根渠道的国风传播也很少有机会大规模“破圈”。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在国风传播中,主流渠道与草根渠道的互动不断增加,大有“合流”之势。这一变化,既与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进步对网络传播模式的影响有关,也是平台方、渠道方的观念转变使然。一方面,主流传播体系下的国风内容日益重视网络口碑,不断从年轻网民的喜好中挖掘创意和想法,以此调整话语体系,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另一方面,年轻人常用、带有强社交属性的媒体平台,也将更多渠道流量分配给了国风文化的草根传播,为那些既有才华、又有热情的普通国风爱好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展示舞台。

两个传播场域汇聚合一,形成了“1+1>2”的同频共振效果,让国风的魅力全面迸发。当下,国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国风全面复兴,既考验着内容创作者们对传统文化钻研的深度和创意的新鲜度,也对传播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平台和渠道还应有更深的思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马文涛:从文采飞扬到加肉...
在海拔2400多米的冶力关国家5A级景区,一场半程马拉松的赛后补给站里,甘南州文旅局长马文涛一改往日演讲台上“文采飞扬”的形象,亲自为选手们递上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被跑者们亲切称为“加肉哥”。这一充满烟火气...
view more
观点丨荣昌:从流量狂欢到...
当洪崖洞的璀璨灯火点亮社交平台,当淄博烧烤的烟火气席卷网络热搜,中国城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流量洗礼。在这场全民围观的流量狂欢背后,荣昌区的"双认可"现象犹如一泓清泉,折射出城市治理的全新图景:...
view more
兰州银行、甘肃银行旗下A...
据独创新闻消息报道:当下有67款APP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山西证券、其中甘肃省的兰州银行、甘肃银行旗下金融类APP在列。4月22日,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
view more
甘肃省县区文旅关注度排行...
根据2025年4月甘肃省各地州市县文旅工作的公开信息,结合文旅推介、景区旅游、宣传报道及网红达人等维度,以下为县级文旅传播力综合排行榜(按热度及影响力排序):1.靖远县(白银市)文旅网红培训:4月11日,省文旅...
view more
甘肃十大企业社会影响力排...
以下是基于2024年公开信息,结合企业规模、行业地位、社会贡献及公众认知度等多维度评估的甘肃十大企业社会影响力排名榜:1.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业地位:全球知名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企业,位列“2024中国企业500强...
view more
甘肃省十大记忆锚点品牌排...
基于甘肃本土品牌的行业影响力、文化传承性、市场覆盖度及消费者认知度,以下为十大最受消费者记忆锚点的品牌:1.《读者》杂志文化符号:创刊于1981年,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连续多年发行量居亚洲第一,其封...
view more
甘肃省十大乡愁美食排行榜...
甘肃十大乡愁美食承载着当地人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以下为精选推荐:1.兰州牛肉面特色: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汤头浓郁鲜香,面条劲道爽滑,搭配牛肉与配菜,...
view more
甘肃省儿时记忆零食排行榜...
甘肃省十大“儿时回忆”零食排行榜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以经典程度与地域代表性为序):1.甘草杏特色:甘草的甘甜与杏肉的酸爽完美融合,果肉厚实有嚼劲,是西北孩子童年最爱的“酸甜记忆”。记忆点:红色包装袋、透...
view more
甘肃省酒类品牌情绪价值排...
甘肃酒类十大情绪价值品牌排行榜(以品牌历史、文化底蕴、市场认可度及消费者情感联结为评选维度)如下:1.皇台酒品牌价值:享有“南有茅台,北有皇台”美誉,甘肃唯一集名优白酒与葡萄酒于一身的上市公司。情绪价值...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