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架再正常不过的民用旋翼无人机,分别载着C4炸药,在人为操控下飞入人头攒动的运动场、商业中心、集会现场……这不再是幻想,而已经成为可怕的现实。
当地时间8月4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首都加拉加斯出席国民卫队建军81周年阅兵式时,遭遇无人机炸弹袭击。尽管总统本人并未受伤,但这可能在无意间创造了一个民用无人机对一国元首进行“刺杀”的先例。毕竟,相比于先进的大型军用无人机的攻击,以低空、慢速、小型为特征的民用无人机更可能落入不怀好意的恐怖分子手中,而这也毫无疑问地引发了人们对于小型民用无人机进行“定点袭击”的广泛担忧。
保镖们在爆炸发生后竖起盾牌保护总统马杜罗
其实,人们倒不用过分担忧。目前针对这类民用无人机的恐怖袭击,多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应对手段。毕竟,这种袭击可能发生在委内瑞拉,但是很少听说白宫或者克林姆林宫遭遇袭击。
如何发现?
处置这类无人机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发现难的问题。
由于小型民用无人机的雷达特征非常小,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对于常规的防空雷达而言,它很容易淹没在地物杂波中,确实面临发现难的问题。为此,除了不断改善雷达性能,增加临时部署点以外,还要通过多种手段辅助探测。第一种就是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目前这类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广泛用于对空、对地探测。由于其体积小,不对外辐射电磁波,所以该系统很适合布置在城市要地附近,用来探测小型目标。
此外,还可通过无线电环境监控来探测无人机。目前民用无人机均通过无线电进行控制。这个控制频率,主要分布在几个有限的频段内,如果对该频段无线电实施监控,一旦发现控制信号,便可发出预警,而且还可对其控制源以及发送无线电信号的无人机定位。在这种主动探测与被动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下,可确保在重点目标周围,对小型民用无人机有很高的探测概率。
如何拦截?
过了探测关,还要过拦截关。其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硬杀伤”。
据宣称对这次袭击事件“负责”的地下组织“法兰绒士兵”在推特上发布的消息,其袭击行动是由两架携带C4炸药的无人机实施的,不过在无人机抵达目标前就被狙击手击落。当然,狙击手击落无人机只能是客串一下,因为一些防空火炮和导弹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实施拦截。前段时间就发生多起针对驻叙利亚俄军基地的小型无人机袭击事件,其中大部分都被俄军“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击落。
当然,在闹市区,高炮和导弹很可能“有劲使不出”,因为它们造成的附带损伤可能比小型无人机的损害更大。这就催生出新的硬杀伤手段——激光器。比如国内某公司研制的“要地近距净空防御系统”,其通过雷达、光电传感器搜索、跟踪目标,然后可以用千瓦级激光对侵入防御“红区”的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实施有效物理毁伤。
国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要地近距净空防御系统”
雷达发现、光学锁定、激光发射,不到十秒钟,近千米外一架试图侵入防御区的无人机就被击落!
即便没有有效的物理杀伤,甚至在没有发现无人机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软杀伤”手段驱离或者迫降小型无人机。目前,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主要通过GPS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施定位导航,如果阻断了其导航通道,那么这些无人机可能就会成为“无头的苍蝇”。
因此,在重要目标附近通过GPS干扰,迫使无人机无法接收到导航信号,就可能驱离或者迫降民用无人机。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甚至采用了GPS欺骗技术,将克林姆林宫附近的GPS信号置换为另一个区域的信号,立刻让民用无人机“晕机”;即便进入,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目标。
无人机靶子被击中
除了压制GPS信号以外,还可以干扰无人机的控制链路,使无人机失控,或者获取其控制权,进而迫降或者驱离无人机。此前,伊朗甚至控制并迫降了美国高度保密的军用级别无人机。
当然,对付军用无人机的难度并非民用可比,但就后者而言,目前各国已经开发出不少步枪大小的干扰装置,并广泛用于要地安防措施中。